修行即是修心以歸返本源道體

   
千門萬教之修,唯心也,離此皆外道。儒、釋、道三教之心法皆不離心性之修,性命雙修之法更是不離本心本性。所謂修行,即是要將受到習氣與執念汙染、覆蓋之靈性與本心恢復本來之清純無染與光輝。
    有為則修命,無為則修性。性命雙修自有為而入無為,此乃超生了死之惟一途徑。故任何宗教法門之修持,皆須由修心而入。入門之方法在於靜,靜之修必先去除妄念,若要卻除妄想則須絕私慾、忘凡情。

    治本之功夫在乎靜,歸原之修在於虛。身心入安靜,啟動元神,則先天之正炁自然降臨。透過靜功可進一步汲取大宇宙中的充沛能量,壯大法身。

    道在虛無中,虛無生自然,自然生大道,大道生一炁,一炁分陰陽,陰陽為天地,天地生萬物。元神喜好清靜,心靜至極則入於虛,虛則離相,故心性合一返於虛,虛至極則歸返真道也。

    靜功之修持方法,須以本心與雙目凝神向內觀照,此為攝心使神不外馳之法,亦稱迴光返照。功夫深厚,自然脫胎換骨,福德與智慧漸圓滿,思惟觀念淨化、轉變,出離二元,乃至身軀五臟亦出現生理質變,逐漸成為發光之體。


   《老子西昇經》道德章第三十六:「人能虛空無為,非欲於道,道自歸之」。心中無欲謂之空,忘形無我為之虛,無心無形即成虛空。
    戒示章第三十九:「除垢止念,靜心守一。…棄念守一,萬事畢矣」。佛乘功法中之契印真如,即是守一抱元之道,亦是與眾古佛金仙恩師以及大道本體相契印以壯大法身的方法。所有佛乘修子務必自我惕勵,下一番苦功,讓自己能早日具有時時帶功、時時契印真如的能力,則成就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