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7947.jpg

靈明佛乘宗

佛乘般若
作者:禪宗六祖惠能禪師
第三十二回、執念心智障 (2019.9.11.)

執念我相恆審思,心智蒙垢處塵世;

障蔽真如光明源,困於三界元神失。

    眾生入於幻塵之中,乃由心識內境執持意念,形成一股特有的個別性格。人雖分差甚鉅,有者富貴顯達,有者窮困匱乏,此是以一般人之思維分別而認定其命運之優劣。然而在於最原始之本源,眾生所俱備之含因本即平等,無有厚此薄彼之分別。又生命生化之本質,原是藉由塵境來修煉自性之光輝展現,可惜人枉費具有如同高靈一般之本質,卻因執念使得心障智昏。

    心障之因素在於不明終極實像,不知於源頭保持無量豐盛與美好,卻因六識起愛慾憎惡,將原來自由自在之本心困陷於各種境相之中,又以對於境相之強烈執著心來行使一切心念建構的意圖。殊不知未脫離著相之心境,所起用之意識都尚停留在編織幻想的階段而已,根本談不上所謂的淨化意識、修整習氣、行持正道。

    執念是構建萬相的初始因,一念執持住著,即將意識結構更為強化,更為糾纏,更加深陷於境相,因此修心首要好好護念自己的起心動念,方不致於愈修愈固執。此乃大部份修子沒有細細去觀照的心障。

    人之感官本來即是能正常起現功能,產生作用。止息妄心並非強加壓抑,或入於空定,猶如以大石壓草一般來覆蓋而已。因沒有從根本通達了悟,則無法由內性真正轉化妄思,故頑空之法實不究竟。惟以妙觀覺察方能深悟平等本性,而心如明鏡,不著不留餘痕,但卻可應緣起現妙用。

    執為一種染著之心相,有染有著乃因意念頻起分別,執持恆審思量,形成一股堅不可摧之意識形態,即是構建輪迴生命之強勁力道,也就是所謂的業力。

    簡而言之,相信什麼即顯化什麼;外相之呈現源自於內在心相之狀態。迷人時刻分秒都在強化禁錮自己的牢籠,將自己的心、身、靈困陷於此一由心相顯化之生滅假相中,而心之覺受又如此鮮明。苦樂瀝瀝是心靈敏銳的功用,正因為太過真實,而甚難由此瞬息萬變的塵境中抽離意識,當事者卻不曉得只要將意識抽離,一切萬事萬物將有意想不到的大轉變。這即是六道眾生輪迴生死的主因,可惜甚少有人能了悟其中的微妙,反而將心不停向外境來起伏,患得患失,顛倒方向,不知回頭「內觀」。不向內觀,本明如何能「覺照」?

      內觀當下見如來,高等智慧覺照開;

      向内反思第一步,居高臨照現靈台。

    執念是強化無明的催化劑,妄念不除,心智必難顯現。心之初始本來澄明,只因執著妄念而不斷造作、分別妄境。智慧乃是性體本俱之功能,明淨本心方可照見元始真性。

      奉勸修子少心眼,不起分別覺性顯;

      執著意識為觀念,形成心相則蔓延。

      提升心量並非難,敞開胸襟超俗凡。

      六道生死苦海沉,妄念不著業不沾。

      一般凡夫知見認定消業斷惑相當困難,因此總是寄望於外在神通廣大之神靈聖佛,殊不知,自己內在那尊貴的佛性,才是能徹底瓦解業障的根本力量。

      靈性高度本自主,心若清明則淨土;

      眾生心惑境界殊,上升下墜心智註。

     人原本可以很自主,可以很尊貴、很富足、很輕安、很喜樂,但因為把心智抑止,將心識著於外在,故心之主導權已喪失良久了,不習慣、亦不懂得如何使用,而使得心不自主,搞得身、心、靈都十分不堪,又內在力量不時警醒,但心識不能配合,而處於相當失衡的窘境。

    回歸自主,先將心、身、靈來達到平衡,方法即是由去執念開始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