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明佛乘宗
中華燃燈印心協會
2020年聖示第十八篇
消災延壽藥師佛降(2020.2.29.星期六)
偈曰:
落凡天使聖職擔,天降大任歷劫難;
現身說法渡蒼生,此生實修果位頒。
聖示:對皈依佛子手術中加持與對親眷開示。
天父、皇母、玉帝、諸天聖佛、眾靈修士及諸賢生等午安!(眾學員:恩師午安!)
今日在未進行釋疑前,先將吾之至愛弟子目前迫切事宜來完善。取朱砂筆、中杯茶,賜甘露法水。(恩師繼而賜符)在家先焚化之後,加入甘露法水中,給oo賢生擦拭雙手。
記得交代oo賢生:其此生帶著代天宣化的佈道大任。前半生的生命歷程雖相當辛苦,非一般人能受,但其亦一一能通過考驗。必要將所有不淨、負面之心念化除,保持正向光明。當心中產生恐懼之時,即要憶念吾之本尊,將自己忘卻,與藥師佛合一:我即是藥師佛,藥師佛即是我,契合為一,則沒有任何難關渡不了。
(恩師對oo生雙親開示)再來,oo第一順位與第二順位要引渡的,即是汝倆賢伉儷。待一切順利之後,汝倆最好可以全心加入道場弘化的行列,但不必擔心,不是要綁著汝倆的人,而是要汝等知道修行的重要。能夠有更多家庭成員知道要修,家中的困擾則會變得越來越少。
不要聽到要加入道場即心生擔憂,可以用汝等做得到的方法。只要心中有佛,行為能不偏,行有餘力多多行善助人,勸人修道,也是一種功德。明白否?待oo的問題順利之後,其之親眷亦可得蒙oo之效勞付出功德前來佛堂潛修。
oo賢生(oo母親),汝辛苦了。汝的心念亦十分重要,要對仙佛有信心,對oo有信心。最主要,自己要修啦!這比什麼都重要。有何需要叩問?(請仙佛相助事業之開展)除了仙佛,人的心念才是最主要的。若能如汝所言,記得取之社會,用之社會,要懂得善的循環,才可能永續。若以經營項目來看,確實相當符合現代的趨勢。汝與oo都有一項很難得的特性,即是正面、樂觀,此是一種不普遍為人所知的心法。
目前對oo多生起祝福的信念。把吾之話記得帶到:吾時時與吾之愛徒同在。已經展開好的機運,汝等不必掛心。以後於人世間,為師還要依賴oo之色身來為吾傳揚吾之如意法門。好!
因汝經常在醫院,幫汝化解一下氣場。(藥師佛恩師為oo雙親加持)。
佛學釋疑
韓執行長叩問一:
「一念超三界」,此念是何種心之作用?)
消災延壽藥師佛示:
此念發生在任何一念之上。若論此念是何作用,又落入了心識運行模式之中。「一念」要能超三界,此刻這一念即在空性之中,一念未發之前,此涉及入於「空性」之「空中」,在空性的狀態下產生妙有,即所謂般若空慧。因此此「一念」不要以人之思惟去理解它之作用如何。
所謂一念超三界,要超三界,又不可滯於「一念」。執著一念,即入無明。眾生之所以輪迴生死不止,即是一念妄動,構建無明幻相。
汝諮詢此問題,顯然是想透過解析心之作用,欲反推回歸源頭,但終極實相與究竟真諦恰恰都非關心之後續作用範疇,反而在一念不生中悄然地甦醒萌現。明白否?
超三界早已超越心之運作範疇,但正是一念不住、不著,處於空寂之境界,才能展現般若妙慧。
韓執行長叩問二:
道德天尊在《修真通鑑》天書中說:「一心離相,一念超三界,當下即是大天尊。」
消災延壽藥師佛示:
離相是出離三界的基本條件。
韓執行長叩問三:
「一念超三界」和「立地成佛」兩者是否為同樣的意思?
消災延壽藥師佛示:
超三界入於一真法界,超然契入是一連串的狀態。立地成佛頓悟本源。此若沒有交待清楚,未能悟入親證者恐錯解如來真義,更多是根本難以置信。眾生最大的無明即是不明自己本來即佛。
吾稍補充說明一下。眾生本來是佛,此話真的沒有幾人能真信。主要是做不到如同佛一般的心量境界,凡心意識尚在運作,僅在知見上以為相信自己是佛,可是幻覺、執念、迷障仍是堅固。那此句「眾生本是佛」即沒有產生任何意義,但終極實相確實如此,只能說凡夫在未登地入聖之前,知幻又不能離,根本仍未達到真知。真知者便能知幻即離,非僅是意識表面理解。
執行長叩問四:
自性自渡,佛不能渡,以及「佛渡有緣」兩種說法有無矛盾之處?
消災延壽藥師佛示:
自性自渡與佛渡有緣,絲毫沒有一點矛盾。自渡自性是在於深信有一個自性如來,確信佛在靈山,方可真正得渡;而佛渡有緣,有緣、無緣從何處論斷?要起信才有進一步得渡之契機,否則即使近在眼前,心中無法產生十足堅定信念,有緣接觸仍照常當面錯過。一切都在於此人有沒有善根因緣成熟。一切眾生平等,上蒼毫無分別,只在於人心之定奪。
韓執行長叩問五:
所謂「渡」,是否未必指脫離輪迴,只要能幫助修子境界提升,就是在渡他了?
消災延壽藥師佛示:
境界提升要看以何角度。所謂真的境界,即是在正道之上,方向沒有偏差。不論漸次也好,不論直超亦罷,但重點必要安立在菩提正道之上,才可以叫境界提升,而非在於一些現象方面,比方說知見理論上、功夫法門上,還停留在凡夫知見上言修行。有時不但提升不了境界,恐更退失本來清淨自性的狀態。
所以,執行長,汝扮演領導之重要角色,自己要相當明白何謂凡情,何謂聖智,不以現象、境相去領導修行,當以深入法性真如之妙用,才不被世俗陰陽所制,反而可以運化陰陽,成為上蒼得力之助道棟樑。
汝之每一句話未來將具有舉足輕重的份量,因此為師一再叮嚀把修道重心放在空性正法之上,不可過於強調現象上的覺受。尤其虛空妙傳心法是何等無上之殊勝法門,汝切不可自己不經意,將其與一般氣功畫上等號。汝自己雖知道層次不同,但汝常於帶修行時提及氣功,初入門者恐會有錯誤的聯想。(韓:感謝恩師,弟子記住了。)
自己要了了分明,汝是從佛乘開啟之初即入之骨幹,雖文藻,甚至外界的經典、天書亦比任何人下的功夫更深,但汝要開始學會跳脫一些保守的既定思考模式,如此將有前所未有的法喜。
韓執行長叩問六:
道德天尊在《修真通鑑》的序文中說:「修性則為聖,修命則為仙。」據此推理,性命雙修是否則成佛?
消災延壽藥師佛示:
這在不一樣的修證境界有不一樣的體證。汝應該進一步把修命、修性這樣的二分觀念拿掉。性命本一如,本是合和之全生命狀態。所言以「生命」一詞,亦僅是一種容易令修子理解之名相。離相的層面亦包含離文字名相的邏輯思考侷限。
修性命可達何般境界,那是成果,亦是必然的成果。在未臻至之前,以一個(種)境界、果位當成修證的目標是可以的,但若心中沒有拋開這些念頭,亦任何境界也達不到。此即是修與證之間最大 的迷思與陷阱。
韓執行長叩問七:
運太玄出於三界,「太玄」是何意?
消災延壽藥師佛示:
運太玄,下生亦源自於此「玄」。回溯歸源自然亦會經歷此運行之程序。一種為下生,一種為歸源。至於如何運,此即是修性命之功夫了。
韓執行長叩問七:
十法界的四聖(聲聞、緣覺、菩薩、佛)已出離三界,不再入輪迴,但仍未入於一真法界。祂們是處於何種天界?又:一真法界是否即是「常寂光淨土」,非指某一處所,而是一種境界?
消災延壽藥師佛示:
四聖以一般坊間的教義,僅在於十法界之內。四聖加上三界的六凡稱之為十法界,超三界又更上不同的境界。若問一真法界在於哪樣的狀態?早已不適用以「處所」來論述。「常寂光淨土」是對於此境界以文字名言來論,指的即是一種真常寂然之境界。因此修行人可以有這樣的境界取向,但不要停留在那些淨土佛國的想像空間,或是非得釐出一條明確的說法,此比較與內觀修證沒有直接關係。但透過深入法性,卻能一一揭開各佛國的神秘面紗。
所以本末順序是此娑婆眾生短促生命必要懂得抉擇正確省要的修行次第來成就。常寂光淨土汝可當成一種形容此境界的狀態,至於汝言可否與「一真法界」交替使用,那則觀汝等應眾生之需要去運用。若有朝一日汝親證了如來法界的殊勝,又可以用汝認為十分貼切的名詞來形容。那名詞本身就沒有這麼重要,其實到了那般境界才是重要,不要在名相上打轉。
陳秘書代友人叩問(一):
性命雙修是否以一炁接?
消災延壽藥師佛示:
既已入於一炁,那性命之功早已臻,何需再勞接與不接之念?性命若搞不定,一炁亦入不了,接何也?又「接」一詞已起了一念無明,越接越接不到。若真有覺受,其品質根本非關一炁,充其量可說是宇宙間的能量。能量分佈太龐大廣泛了,只是純淨的與混濁的都有。心是處理能量品質的轉化器,心為何種狀態即相應何種品質的能量。
陳秘書叩問(二):炁的順、逆旋轉是否與接收有關?
消災延壽藥師佛示:
以「炁」字不甚恰當。以氣旋順逆與接收論修命修性,尚在修行的方法上打轉。真正的性命若以先天命、先天性而言,早已超越接與不接的範疇,一切自然發生,但亦不可理解為:什麼功夫都不下。不用醞釀、蓄積是不可能自然發生,而此下功夫、醞釀又不能造作,反而是一種去除法、靜默法。大致如此!
譚教務長叩問(一):
超三界之「超」字是不住之意,一真法界即不住於任一法界。
消災延壽藥師佛示:
一真法界處處盡是,此「處處」強名曰之。不以「超」字亦合乎實相,只因眾生墜入無明,故有三界輪迴之真實感。為渡眾生,強以「超」字而論之。當已破解時空錯落幻境之時,即沒有超與不超之說法。(譚:一真法界即是空相,哪來超與不超。)
消災延壽藥師佛示:
本來即是。
好!若無他事,今日至此。汝等辛苦了。多在心地上下功夫吧!為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