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重點整理三           ( 課程重點 歡迎分享,共修.推薦,引用,功德無量)

     南無阿彌陀佛降

眾生最易造之業屬口業,汝等欲清淨,首要課題乃是先守口、守心念。旁人之作為,咱無須妄下評論。某人何心態,何種人皆非是咱修行人可以去批判的,因背後之批判對當事人之改變沒有幫助,但評論者卻給予旁人不良之印象,淪為道人是非者也。此點為師要求汝等必須做到。心欲清淨,必須勿招惹旁人之是非,此乃折損自身福慧。

佛乘乃紮紮實實將自我法身、自性佛性來彰顯,若連一般之修養尚做不到,休想成佛。有自大佛否?有是非佛否?試想即明也。

 

眾生於當下所見所聞之宗教教義雖十分多元,但能真正深究自我內心之觀念,轉凡入聖者,實乃稀也。

此道場存在之意義,乃是必要將大道之精華來示現於凡塵世界,以實質淨化人心之效果來行使既然是教育眾生解脫苦海之法門,引航者之智慧則是十分攸關,如何具足福德與智慧兼具,乃是當下汝等要切切實實紮基之重點,因當下之修子,尤其是已進入修持之士,可謂根器鋒利、智慧高超者眾多。若無比一般法門殊勝之見解,欲令高人來信服者,難也。

當下非以自我傲慢、自視甚高之想法來震攝外界,而是真正能體解諸佛之智慧法海,具足妙智,加上自然呈現之德性威儀來攝受眾生,方是長久之計也

佛乘主旨乃是視眾生為一體。天父亦是永遠同眾生一體,欲同 天父同在,必要不捨任何一位眾生。此乃精神所在,失此精神,道場必然變調,則不能永續存在也。人世間有太多此般例子了。

    仙佛方方闡教,處處開堂,但每每失望,因人心之分別對立相,導致大道宗教不能於人間實現。首要觀念心態正確,一切有形資源與無形下化皆水到渠成。眾生顛倒,連修道亦顛倒,凡心不去,難見真道也,更遑論弘道。明白否?好!不知汝等有何不明?

 

仙佛下化,乃是藉由真如為媒介,失真如用,下化則非佛智。契印真如,引動先天能量,廣納宇宙之能量,首要條件必須產生真如用。凡夫亦可接收靈界訊息,但層次分差甚大也。

 

法界體性智,亦是智者運用於凡塵,因應世俗之應對方法,若不應眾生需要,佛乃如如不動。下化與法界體性智,可言是一不是二,重點是:自我佛性起作用了否?(必須經由沉靜、靜悟之功夫方能有成效。)明白清楚嗎?慢慢體悟!汝乃是欠缺沉靜靜悟之功夫,莫要未下功夫即欲見成效。尚有疑問否?

    沉靜者,汝等也許會會錯意哦!沉靜乃是行、住、坐、臥皆可達至收攝外馳之六根(註:此即神不外馳,時時帶功,時時相印真如之意),最高境界忘我。本位主義打破,不以有「我」,後天之假我,但凡夫之所以一直為凡夫,乃是永遠執持假我為行為思考之根據。真我被假我覆蓋,猶如慧日被烏雲蓋住。

    反面思考,逆觀因緣,凡夫顛倒,聖者顛覆凡夫知見,則入正軌,善解、宏觀、無我、無私、去妄、博愛、離親疏…,太多了,德行自然發露。由內性下手,自然趨近於真道,不難啦!

勿著境、勿執有、勿執空、本即連空都須放下,「有」乃是順應因緣而生之妙用,「保持」是入於第九意識(菴摩羅識),以此為主體,而非以八識(阿賴耶識)之二元為主體。此乃是汝以加強信念之作法,開頭可行,但非永遠依持於此。自然,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祝有德 的頭像
    祝有德

    靈明 佛乗宗 宇宙訊息網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