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823.jpg

虛空上人降(2015.5.27.星期三) (本網址之聖藻乃  上蒼下化歡迎分享,推薦,引用,功德無量)

 偈曰:  虛空因緣承道務,上人無為本心初;

        佛乘教化解迷惑,新興道務眾賢祝。

  聖示

諸聖佛與諸賢生等午安!(眾學員:恩師午安!)

廿一世紀可謂乃炎黃子孫之發揚世代,當今科技亦是配合整體道務之發展。若可藉由普及之通訊廣收利益、教化眾生之良效,則是時下新興宗教最根本、必要達至的條 件,因此當今之修子除了以大智慧來運用,更需全盤了知 上蒼教化蒼生之慈悲。然而宗教形式在此人道世界已發展有一段時空,所形成之勢力、組織及影響力更是深遠廣大。接觸各道場之眾生可說是為數不少,又眾生之思 想觀念受道場改造,亦是有十分深刻之作用,因此當下不論以任何宗教名義作為度化眾生之依據,皆是必然需受到全面之檢驗。姑且不論當下宗教所存在之嚴重不良 現象是如何嚴重,但其在信徒與學員心目中之地位,亦是難以動搖。此即是 上蒼欲改變宗教亂象之一大阻礙。

佛乘之根本心法是要修子們深入自性去淨化,此一方面恰好與目前一般之民間信仰產生極大衝突。要一位凡事依賴之眾生來放棄其精神支柱,是相當不容易的,唯有根器覺性十分敏銳之修子方有扭轉之契機。

汝等修持佛乘心法已有一段時間,又能用心領納仙佛次次回回之開示,因此在觀念與認知方面較為正確。然而咱們之道場目前可謂毫無知名度,為師等亦十分明瞭,汝等欲向外推廣確有實際之困難,但真正最令仙佛擔心者,卻非打響知名度之問題,乃在於各別修行當中習氣與毛病仍是沒有巨大改變。迄今雖未曾發生任何磨擦,但各人內心深處之習氣,以為師等來觀,尚未作好調整,仍是十分危險。一旦面臨事務繁雜之時,各別習氣恐一觸即發。汝等乃是此道場之開創先鋒,若德性涵養不足以服眾,又如何言推廣至國際也?

此期 上蒼欲達成之天命,乃是將佛乘之精神弘化於寰宇,以幫助各宗教之修子改變自身不良之修行弊病。須明修行重於本心,自心是為真道場,因此咱不以吸收多少信眾為宣揚佛乘之目的乃在於能夠幫助當下修行人與一般眾生真正認識自我而當個快樂自在的現代修行人。

五行世界二元相對,人已習慣以眼見事象作為一生追求之目標。此一後天觀念恰好違背了先天一體之實相,欲一時扭轉甚為困難。又人道世界時空遷流至今,已發展成 為群體合作之生存形式,眾生對於物質之依賴必須藉由通用貨幣方可獲取,造成大部分人皆將金錢財富看得十分重要。金錢確實十分重要,但實際上有更加重要的東西,需以大智慧來圓滿。古往之修持者皆以離慾苦修來保全自身之法身慧命,但今日之時代已不似以往,即便身為出家眾,亦有給予眾生法施之基本義務,方不負眾生之供養。身為在家之弟子則肩負更多對家庭之責任。

如此當下欲一世成就之佛子,必要經得起現實環境之考驗。此時能否運用大智慧,則關修子本身之根性有多強烈,又天性之慈悲與願力,即是支持佛子能在修持與生活中兩相圓滿也。

真修實行受考驗,千秋萬世返先天;

存心存境凡夫見,存境泯心自然圓。

 虛空廣大含本因,上德公正不私心;

人天之師傳佛乘,古佛金仙同成全。

上蒼佈化宇宙真理,旨在於導引佛子同歸正道。奈何領命下凡之使者皆難以抵擋紅塵五濁幻象之迷惑,將原本光明正大之道務,因為凡心邪念所趨,而將道場使命來變調也。

好!不知汝等有何高見共研也。

 

南屏道濟古佛降(2015.5.25.星期一)

偈曰

修行觀心改習性,日常之道見分明;

佛性因質顯德徵,超凡入聖本佛心。

哈哈!老衲來會賢生!

此世佛子降凡承領 上蒼使命,於此物慾極盡奢糜之年代,人心受物化變質嚴重,往往為了滿足私慾而違背基本之倫常道德。社會風氣亦是不良,積非成是,笑貧不笑娼,對於價值觀念之認知更是扭曲,對於為富不仁者,卻以身家財富作為尊崇之標準,而不再以人格與品行來衡量人之地位。如此偏頗的價值觀所教育出來的後代,其思想與觀念又將 會是何等的偏差!

雖台疆寶島宗教道場寺廟宮堂林立,規模之大,信眾之多,可謂是十分普及。台疆之成年者多少皆曾觸及宗教道場之活動。但若仔細明晰,最大部份皆是人生中面臨重要抉擇或遭遇重大變故或困難之時,方會尋求神佛無形相助。因此宗教道場已成為眾生一種心願寄託,更是求財、求名、求因緣之處所。人們渴望藉由無形卻廣大的神威佛力,解決人生中所遇到的困境。此即是一般大眾對於宗教存在所賦予的相當膚淺的定義。

上蒼佈設在人間的道場,本乃是藉濟化眾生之燃眉疾苦作為一種方便引導之途徑,其根本目的還是盼望眾生能藉由對仙佛神明的崇敬,能進一步去接收仙佛、聖神所傳達的真理,並且如實如理的因為明辨真理,而真正改變自己的心性,更改良自己的命運。這才是 上蒼佈道的真正意義。

目前世間的宗教道場是否能真正扮演教化人心向善、淨化社會風氣、且匡正頹喪之道德觀?此為每位辦道設教者必須認真思考的課題,而非以信眾多寡與濟世祭改之成效而自豪滿足。須明白濟世救人於苦難,本來即是慈悲心之展現,然而真正的大慈大悲則是教導眾生斷除苦因之形成,才能根本有效地離苦得樂。濟世祭改亦是一種教育眾生的良好契機。如何結合真理來配合濟世,一方面拔苦,一方面給予內心的淨化,改變不良惡因的形成,才是真正的救渡人心。

天時此期大躍進,佛子下化轉時運;

良劣因質來篩選,自然進化合道心。

老衲今日降來闡述:辦道者必明人心淨化是為 上蒼佈道之根本。盼人間道德倫常皆可確立,因身之處境苦,源自於人心不善與不良而成形。

整體環境之改善亦須靠各別的心性做起。全體命運由群體意識所成。

老衲今日開示至此,吾退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