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37.jpg

靈明佛乘宗

心智內化   

南海古佛著                                                                                                                            第二十六回   解除制約 (2019.6.27.)

僵化思想成固執,終生心困得與失;
尊貴本來皆俱足,澈悟便是夢醒時。


    所有人都獨具個別之特質與性格,此來自於本身慣習的思考模式。什麼觀念心態造就什麼人格呈現,因此富貴、窮通、禍福、榮辱多半是自己念頭驅使行為所形成之結果。若真心不想局限在現實的煩惱、痛苦中,則必須認清造成自己煩惱的根本因素為何。


    人都來自於平等的原始本質,但為何在平等的起源下,現實條件卻形成天壤的差異?此皆是因為人往往都從結果去認定事務的不公平,而沒有仔細從根本去體會宇宙間微妙且規律的道理。


    除了觀察現象產生的原理之外,更要從中學到如何改變現狀的方法,此即是人類亙古不斷在探索的人生真相。


    是什麼決定了自己的境遇?是自己的那顆心。言「心」,說來太過抽象,很難令一般人理解。說是自己的念頭、想法、觀念,則比較能使人體會,而念頭、想法、觀念都是自己那顆「心」所產生的作用,而「心」以現代人所能理解的,即是一種想法、思考模式。要突破生命的框架限制,必要先破除自己一貫性的固化思考模式,才不致於永無止境地在生命長河中扮演性格相近,角色不斷變化的戲碼,使自己因為「心」的僵化造成身、心、靈各方面的不協調。因為自己內在的不圓滿,造成與外界其他生命體形成恩怨情緣的複雜羅網,在痛苦的幻境中載浮載沉,患得患失,尤其是陷在恐懼、未知、貧乏的假相當中難以自拔。


    解除制約,突破限制性思維,是激活、開啟自家本有富足寶庫的鑰匙,此並非虛幻空洞,實乃真實不虛,因為這即是真相,即是真實,只是人的心常起分別認識的妄想,被花花世界的差別境相牢牢控制著,不肯改變既定的思考方式,喜好複雜、花樣的感官刺激,對於原本單純簡單的真相反而不能深信,所以只能隨世事的變化慢慢磨煉自己的心態,由生命的際遇中得到一些啟示,直到哪一天肯停止不必要的分別、執著時,方能獲得片刻的平靜,或許能從平靜的心海中憶起自己原來一直在做夢,做著生生世世愚癡、貪戀、恩怨交織的春秋大夢,而且因入戲過深,不願由短暫分斷生死的角色扮演中醒來,誤以為要創造更多幻覺,持續戲碼才能找回自己。其實,錯了!你本來不是如此。既然已是如此,即要在歷程中甦醒,心若解除束縛,一切外在的人事境相只是遊戲人生的場景而已,終要謝幕。沒有永遠的舞台,只有自在的本來神聖靈在。


    制約是一種無形的枷鎖,不知不覺控制了心的作用。心一旦受控制,不自由了,便會創造更多的幻覺。也因為制約式的框架思想模式使心迷於境相,故忙於抓取、追逐生滅不實的一切事物與心境。由於現實環境的狀態是不斷變化形成又散失的,所以人心即苦於種種不能如願以償,而心生浮動急躁,又加上人與人在害怕、匱乏的顛倒中,造成自私心理的形成。一旦自私則強化了心中的空乏感,才會不擇手段造作惡業與人結怨,形成因果牽纏糾結。究其根本只在不明「心」的力量有多強大,不了解破解僵化性思想的重要。有心探究生命實相,必須由轉化制約的意識形態著手。


    人在世上心已迷,忘卻豐足本來俱;
    趨趨著於短瞬相,尊貴墮落太入戲。


    解除夙業的封印,先要相信自己堪配豐足,唯有內在富裕,才能遠離貪、嗔、癡、慢疑的惑害,因為一切俱足者是不會心生恐懼、渴求而無知造業,傷害他人,使自己陷在業力的牽引作用力中。


    了解內心的力量是創造現實所有豐盛狀態的原理;夠深信即能迅速展現心想事成的道理。要懂得共享互利,真正將一切視為完整的各種局面,不要把心的驅動模式導向狹隘限制的痛苦深淵。放大心量方能與虛空同量,與天地同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