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931.jpg

靈明佛乘宗

2019年聖訓

35.藥師琉璃光如來降(2019.8.30.)

偈曰:

定心不受外境牽,定念意根不攀緣;

定意則無妄分別,定性法理必通遍。

聖示:定性

    修行人最首要、亦是唯一能夠入道的方法,必要達到定性。若性不定,終在法相之上鑽研,永遠皆難入真如性海。不入法性難以啟動宇宙之體性智也。

 

    一般修道者往往弄不清楚修道之順序,一味企盼能如古大德那般達到修行所謂的聖位,但不知達到轉凡入聖的第一步必要由定性開始,因為在不定性之狀態下,所追求的境界都是表相,不是由本體清靜覺海所生出之般若智慧,因此所顯現之種種境相都不是道,不是自然之道,不是原始清靜、湛然常寂之法性。佛乘在於世間,確實非一般泛泛根器者能受,因一般凡夫知見仍停留於識心的執著,若仍以我執強烈的根本無明去追求所謂的出世間勝義諦,此是緣木求魚之迷思,因此佛乘入於堂奧之基本精神,必要能真正破除我執法相,而破相之方法即是由定性入手。

 

    性不定之修子常奢望自己能透過修行獲得神通,因此對於邪師所顯化之超能力十分仰慕。殊不知神通僅是法性顯化之ㄧ環而已,若在真理實像未達證悟之時,即將意識執著在顯相之上,那無疑是一種偏頗之觀念,因神通並不能解除生死輪迴的既定模式。唯有真正證入本體實相,了義空性,方可徹底擺脫生死循環的生命局限。

 

    「定」是一種靜默至深層的功夫。為何如此重要?因為元神自性本來即是湛然常寂的光明狀態,而真空真定亦富含一股無窮的生命力。此股生命能量是創造萬有的根本,本來是循著大道自然的演繹機制而生生不息,不執、不滯、不礙,故實與虛、性與相本即是相互作用,只為了宇宙之運行與運化而存在,但因為靈性之奧妙作用而產生了識心分別,導致有執、有著、有住,形成了大道流轉中一股淤滯的氣場,進而造成陰陽失調,而失調失衡的宇宙氣場必定要受整體宇宙的循環機制作一番調整。這種調整、清理、淘汰、篩選之過程,即是人類所謂的災難,此乃天機。欲消弭災劫,唯有調整全體人道之心識觀念,達到明心見性,才能凡事在身、口、意種種業力之中完全轉化為合乎宇宙自然的群體意識揚昇。

 

    不定性是一項相當可怕、相當危險之事,因為不定性,往往追求外境。低頻率能量者隨感官追求聲色,無知造業,殺戮眾生,貪圖自我滿足,但永無滿足之日。然而可歎的是,知修之人卻陷在另一種執著中。不定性之修子追求神通,追求感應,追求高超境界,追求名聞利養,種種不一而足,只因其不明白:法性真如之富貴乃世間一切無形、有形皆無法比擬。

 

    為何種種不如法之道場尚能吸引眾多眾生來追捧?究其根本,僅在於眾生不明真道,故不能定性、老實內觀本心,而喜好向外攀求,不肯自力精進,不能痛下決心斷除惡習,僅是將成就希望寄託於外在的大師、道場、仙佛、神靈,只圖不斷符合自己的識心期待,實令仙佛感到無奈也。

 

生活修煉一顆心,欲達聖域性必定;

心性浮動落幻覺,止息狂心見本明。

 

    今日與諸聖佛同來咱佛乘道場,將修道入法之要義剖析,望諸賢契等能早早止滅俗慮妄思,將性定下來,如此智慧自然現起也。

 

    莫在幻影中逐妄,即使在幻境中展現如何高超之神通力境,都不能解除輪迴之封印也。明白否?吾特勉勵諸子儘量把握時間,在定靜方面下功夫。在此訊息龐雜之科技時代,修行人應利用科技之便來傳遞真理,交流真理,吸收真理,切莫放任視聽,浪費寶貴光陰去觀視、聞聽一些污染心地的訊息。當下修子較古往幸福太多了,卻不知感恩珍惜。物質充裕,精神亦應相對富足,不可匱乏。

    以往汝等常因人事和諧問題而阻礙發展,未來上蒼將徹底改變作法,不再等待任何一位佛子調整心性。能受用佛乘教化者,自然自己加緊腳步跟上來。天時不待人也,汝等每位都要有破釜沉舟之決心,勇往直前,不受任何因素影響。這樣佛乘才能在汝等手中來弘展。

    實體道場成立後,上蒼法資糧將源源不斷下化,汝等各司其執,必能在身、心、靈,甚至器世間咸得富足也。明白否?不必擔心道財方面,汝等若個個有實力,未來有緣、有大根器之佛子必來助道,但首先必要自己先成就起來,因佛子要追隨的一定是有德、有能、有法之前賢聖哲。
好!若沒其他共研,為師退。

 

(本網址之聖藻乃 上蒼下化歡迎分享,推薦,引用,功德無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