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81.jpg 

靈明佛乘宗

 心智內化

 南海古佛著

 第三十二回   情緒阻提昇(2019.9.18.)

     情緒起伏心智障,阻礙心性之成長;

     心胸廣大視野寬,成長心境不一樣。

    紅塵中每個人的心境都隨著外界的人、事、境、物、等,在內心生起各種心理現象的覺受,這是心境對外界事務的直接反射作用。一般人只是隨著這樣的心理投射,作出感性的事務鏈,形成人與人、人與事、人與物之間的密切連結。這即是人在世間不斷受到一連串的無形力量牽引,而很難了解此一股無形的牽引力量。其實力量的源頭,是來自於心理內在的層面。

    人總是在身、心、靈,甚至外界的處境遇到莫大的衝擊時,才會暫時清醒一下。此一迴光返照的程度強弱,與每個人本身的覺性敏銳度有關。有的人即使遇到重大的生命課題,卻還只是在現象上去尋找問題形成的答案。倘若不知由事理的根本來探索,往往看到的表相已是問題彰顯的末端呈現,因此一直在事務的末端表相來探究,是無法找到問題產生的原因。理智的人應換個思維的方向,才不會越想理清頭緒,反而可能治絲益棼。

    情緒足以障礙一個人的理智,其殺傷力不可忽視。人之所以有情緒的產生,說明此人的心還是處於凡夫俗子的境界。對世事有相當程度之體悟者,不會動輒被外境影響內心的情緒起伏。一個人即使經常行善、佈施,研究許多道理、心法,若是在日常待人接物時,仍是我行我素,放任自己的習氣與慣性思維,替自己的情緒波動找藉口,卻不知轉化心態觀念,提升靈性的品質,這樣的人僅是庸庸碌碌一世,浪費了寶貴人身的良緣。

      提升心靈降情緒,否則無疑是自欺;

      至道幽深重根基,根固基穩成大器。

      修心煉性日常中,不容小覷起情緒;

      情緒起時心波動,永遠困陷幻相裡。

    人有時心態很顛倒,都是追求高深而忽略根本,將成就與自在的境界定在捉模不定的未來,卻不願針對當下的每個心念痛下決心,深下功夫去轉變、提升自己心境的高度、深度、廣度、寬度與自由度。對好的世界境遇很嚮往,但卻不知如何進入那樣的國度。

    其實,阻礙自己境界提升的,不是外界的人、事、物等客觀因素,而正是自己那顆不容易降伏的識心與妄執。

      修心調伏第一步,莫將情緒擾俗務;

      境隨心轉妙智用,不下功夫作凡夫。

      世人苦樂在無常,福報災殃皆親嚐;

      幻裡更繞無明網,何時覺醒不瞎忙。

      道理一般很好懂,實踐力行又迷濛;

      只因定性不到位,徒費精神妄用功。

    當下的人吸收訊息觀念十分容易,本來在此時空壓縮的時局下,是聖凡分班、良莠篩選的最佳時機,但科技文明普及,帶給人類的本該是福祉,但正因為訊息爆炸,使得人心更為動盪,不能安定。而心一旦難定,智慧即不易彰顯。在物質豐盛呈顯之當下,人類的靈性、心性卻愈發空虛、匱乏。

    上天賦予人類的物質豐盛,必要以心靈的踏實與富足來配合,方不致於使人心因追求物質而趨於物化,造成一連串的社會問題,甚至導致人類整體心靈失衡而產生前所未有的恐慌。在此方面,心靈嚮導者所扮演的角色即十分迫切需要。然而身為心靈導師者自己必須有一條明確的提升、成長途徑與方法,除了有方向、方法,還必須要求自己能真正達到知行合一。

      宇宙演繹呈豐富,循環生死至末期;

      相愈多元當回溯,和諧循序按軌跡。

      此時上升皆跳級,直下便入清淨地;

      衝擊愈大體證深,放下執相入純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