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20.jpg

靈明佛乘宗

2019聖訓第36篇

36.無極駕前麻仙姑降(2019.9.6.星期五)

詩曰:     

     無極原靈落凡塵,駕前侍母沐恩深;

     仙姑降堂會賢哲,超越時空會真人。

    聖示:靈性無極限

    諸聖佛、諸靈修士及諸賢生等晚安!(眾學員:恩師晚安!)

    今日乃殊勝之瑤池聖會(八八蟠桃宴),凡塵亦可同無極仙鄉共慶賀,但眾修子是以人之心識與知見來想像天界之狀態,與實相有甚大之差距,因人只能以人之思考角度來想像,以最大之恭敬向上天 老母表達愛意。此乃無可厚非,但既能契入佛乘真諦,必要提升內心之層次與境界,當然尚可以自己在人道之行動來表示祝賀,並不是要完全免俗。最主要還是能以內在最大之佛性彰顯,來供養諸佛菩薩,甚至 天父、皇母。將此身真正成就起來,則是給予 皇母最珍貴之獻禮也,明白否?(眾學員:明白!)

    當然今日賢生所供養的賀禮,母娘亦十分欣喜,因為靈兒能不忘天上老母,是十分難得也。

    吾要來為諸賢生等建立一個嶄新的思維觀念,即是莫將天界以汝等當下的時空條件與文明來想像,因為靈本身是超越多次元的靈活神妙,因此汝等所認知之 母娘,並非汝等意識頭腦中之能浮現之畫面,故不可僵化的以為 母娘就是如人之形體一般之生命。須明白「母」為一切生命之起源,所有生命演化之總根源,而在於無極高等靈性次元,是人道思維無從理解、想像的,但汝等亦不用在此多費心思想像,因為在未達到那般境界前,若以意識去理解,尚在妄想之領域而已。

    汝等之所以稱之為靈兒,即是整體之中不可分割之一部份,但人因為入於陰陽,心之作用產生動盪、分離之貪著,而迷於幻有之追求,從原本一體之狀態分離,猶如離家之遊子所攜帶之盤纏有限,在外失去整體大家庭保護下之安穩與安全感,故只要生而為人,必存在一股莫名恐懼與匱乏的不足心理。此是靈性脫離本體落凡後的通病。

    其實,脫離本體亦是人之潛在意識的錯覺而已,因人根本脫離不了本體,故所謂不生不滅。而脫離、匱乏、恐懼、我執、萬相皆僅是大道本體演化之現象而已。人因有意識而一再強化此幻覺,證道即是要從千古萬劫中之幻覺、幻象中甦醒覺悟。原來從來未脫離,未曾生死,一切只是一念起妄,無始無明所產生之輪迴生滅能量訊息波動成相,所形成之夢幻而已。

    人因妄認四大、六根為真實之覺受,故我執堅固難摧,尤其內在心識之認識作用十分強烈,加深了有個所謂的「我」,因此怎能不受六根、六塵及六識的作用影響?然而若想於五蘊十八界中理出個頭緒,是難上加難,必要能直接由心之總樞紐來觀透生滅即幻。知幻才能離幻;離幻方能覺明。

    娑婆眾生修道最困難之處,即是在虛實空有之中取得中道實像。凡夫執有妄求;二聖偏空,不能顯明佛性,發揮大能。故欲契入佛之境界,必須明瞭虛實不二,空有融貫之妙用,才能真正符合大道真理。

    吾雖以仙姑為稱謂,但汝等亦不要將吾想成LKK的狀態,因為靈體本身並無特定之形象,卻可以是任何形象。所以汝等將佛像刻成何般之形態皆無妨!只要汝等人道眾生見了心生歡喜與恭敬,高等靈性是不會有任何好惡分明的,明白否?

    咱靈明佛乘之名是為了給汝等有個師承、法承之依止而已。雖天界行政系統是以比較宗教化之名義銘記於天界,但主要精神仍是需要藉由汝等人來將上天旨意與靈性教化成長的功效落實在人世間,故汝等必須跟上時代變化之腳步,因為未來汝等要傳承接棒者,皆是新新人類,故必要善用當今科技文明之便。有飛機、高鐵,難道還要用走路或騎兩輪車(孔明車)否?

     將意識更新一下,接受新的思維,但還是要保留核心精神。方法可以創新,但主體核心精神不可喪失。雖年輕人有年輕人的靈活腦筋,但年長者有年長者之智慧與體證。年長者要接受年輕人更有效率之作法,年輕人對年長者亦不可失卻基本的倫理與尊重,可以活潑,但不能流於輕率,明白否?

    若能巧妙將老、中、青三代連結互補,這樣的宗脈才能吸引廣大眾生入於佛乘修持。雖佛乘最究竟之教義未必人人能受,但道場亦要廣開方便之門,但入門後必要導入實修,不可永遠將方便當隨便,那樣將會失去佛乘下化之精神。明否?好!今日至此,為師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