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46421.jpg
靈明佛乘宗

中華燃燈印心協會

2020年聖示第54

不動明王降 (2020.8.14)

靈性心神魂魄精,表義名言論不停;

悟道唯入心性參,心心相印須同頻。

聖示: 心性之功能作用

         心性欲臻聖境即有轉凡入聖之過程。然!本體清靜覺相本無動搖,眾生因幻執有故,窮劫輪轉不休。

         此期  天父親頒道旨,示佛密義於紅塵,則望契應於此局肩擔道任者能夠相印佛心本體。佛乘立宗,確當不以枝末旁節為惑亂本明之教法,故諸佛頻頻下凡示現真跡,只為一大事因緣,直指道人之真心。咱佛乘宣理傳法者,當時時謹守真心,念念契入本源,由紛擾之色、香、味、觸、法中,亦能體察真性之用。

         修子常於表義名詞()之上,彼此議論不休,殊不知各體心相顯用之差異,有時說者與聞者之間的認知差距,不在於高低、對錯,卻在於認知上之出入也。

         靈、性、心、神、魂、魄、精…種種各教派之詞彙,都在形容心性之功能作用。然唯從自心契悟,當下僅自心受用而已,若以言詞欲顯道表法,往往難以表達於明白透徹。故於文字名詞上欲理出個真理甚難,但亦不能不藉文字般若啟迪觀照般若,俾助顯發實相般若。然一切境界唯有自覺深悟方可照見。

         動者靜之基,動屬靈能之本源,能為質之主體,能具靈動活潑之力是為能量中之能源。靜雖看似不動,但內部從未靜止,屬活躍生氣勃勃之靈能本源。能屬活動之動能力量,落於生發運轉之機制,便凝結為質,既已成質,則活躍之頻率降低。此為質能之間之轉化。質為稠密粗重之能量狀態,因此看似靜止,實內部之靈能始終處於活躍之狀態。

         成道之訣竅即是由佛子晉升到法王子之進階過程。由能轉化為質,再從質反推還原於能,此過程擴張延展由質變進入量變,而本體之能,動中不動、不壞、不損,不毀金剛如如之金剛體性,由質能轉化之過程,成就無量功德力,無量圓滿報身,應化千百億化身佛,故動者靜之基,此動非凡心世智以為之動。

         不動亦非死寂一片。宇宙法界活潑流暢,故有天理流行之喻。天理-乃宇宙生生不息之規律;流者-順暢無滯之如常。行者-周遍循環之理則,故修者若反覆執著於陰陽二元之境,甚難進化靈等,但修者亦須透過不斷潛修精進,深入法性,明覺通達無滯之本體法源,方不致卡在空義之意識概念而已。學一法最忌執一法,既若堅持心中之定義認知,恐仍難出迷幻。

         性不離用,用不離體。心不離性,性不離心。性者-心之生發處。心者-性之顯化相,法界週流而無礙。宗教間諸多的爭執點無非是心落在於相上去論無為先天道,實了不可得。明白體、用、理、事、能等之間之關連,則不會強加分別也。

         一位在靈性修為高明者,從表面看上去,是十分穩重,毫不浮躁,但內在的能力隨時都可應因緣來調動出來,即是深藏無量的爆發力,但表相始終無諍,猶如冰山底下的深海,蘊涵著無限的能源。一般凡夫僅能運用表層的意識功能,如冰山露出之小部份,又因處在動盪不斷的波瀾中,所以陷在一團混亂的局面。恰如世人,越是智慧不足,越不能穩重、沉著,越容易因為一個人、一件事、某些境物而擾動心室。

          所謂本體自性不動,即指不受外界境界與內在心相動搖心智,謂之「本不動搖」。然法性流暢,內性活潑、靈覺,故可成萬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