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燃燈印心協會
靈明佛乘宗
2020年聖訓第55篇
本師釋迦牟尼佛 (2020.8.15.星期六)

 

修證了悟用心參,圓覺菩提般若觀;

二元意識生分別,論他境界自性耽。

聖示:

  1. 下化真理功用是用心去參自己。
  2. 佛學釋疑

    今日降來,對於賢生所提問之疑作解答。在未開始之前,為師再重複叮嚀一下:咱佛乘道場仙佛下化了諸多真理,皆是提供給予佛子當成自我修證過程的啟示。汝等首要任務是先把自己的佛性開顯出來,但為師觀察汝等至今最大的問題,則是經常把仙佛所下化的道理拿來檢視別人的修為境界,或是以此為檢討旁人的依據,用在觀察別人身上,因此產生了諸多理念上的認知衝突。

    問題不在於沒有把道理爭論清楚,而是出在沒有先把仙佛的聖示用來檢視自己的不足。這是此世界所有眾生共同的毛病,都把心神外放,把有益於自心提升的資糧用來判定別人的程度與境界。這是沒有太大效益之作法也。

共修佛學釋疑

學員叩問:

    一炁能量的狀態,以及如何增加一炁能量。

本師釋迦牟尼佛示:

    汝問一炁能量的狀態,吾先來打破汝的意識框架。一炁能量充塞於全宇宙之中,故  天父方言:「一切是天父,天父是一切」。這是在一合相的境界論一炁能量。

    吾明白汝所想了解的一炁能量,已經是狀態、分佈、境界、層次殊異所呈現的不同形態。言功能,所有一切,包含汝看得見與看不見的能量形式,皆離不開一炁能量的功能。

    汝言如何增加一炁能量,這是因為汝目前無法完全融通一炁能量,故認為需要透過方法來增加一炁能量。其實汝這樣的問法,本身即有問題,因為一炁能量是一切能量的總和。只有在汝的小我意識概念下,才有增不增加的問題。若言增加,即不是混元一炁的元始狀態。能增加的是汝的荷載,即所謂汝未完全證入法身時的載體。這載體擴充,能量自然增強,能增強的只有這部份。至於先天一炁,則是元始真如的無量、無限。

    身體僅是擴充意識的工具與媒介,是意識形態化現最粗重的一種狀態。汝應該聽說過:天界其他次元的高靈等生命,越高維越沒有色身載體的侷限。人因為凡心意識而困陷在乙太能量的彼此意識糾纏之中,困陷較深的眾生,甚至連星光體的層面都觸及不了。如此如何增加高品質的振動頻率?如何進入清輕之炁的先天一炁能量體?

    所以先別想太遠,先把人我、高低的對立知見完全放下,才能真正進入空觀境界,否則只要有細微的人我分別與自傲的高低錯覺,是無法進入平等性智的境界。當進入四智圓通境時(註: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達到一炁能量的真正狀態,汝才可能親證,而非僅是看仙佛描述而已。明否?

學員叩問:

《圓覺經》講修禪那達到心寂滅而成佛,這是因達到空境而得到能量的天啟嗎?如密宗?

本師釋迦牟尼佛示

    汝言禪那達到心寂滅,若能做到,這到了「止」的境界,還要進一步進入「觀」的功夫。成佛達到「空境」,所指的是知一切幻化因緣不實有,謂之入了「空境」,但佛境不只停留於空境而已,更要在真空中顯發妙有。

    入空境而得到的能量是否為「天啟」?真正證入空境,必不執於「空」,這境界則能應緣顯化一切。若將入於真空妙有之境謂之「天啟」,亦非錯誤。所謂真正「天啟」,並非以人的思惟角度,以為是外來力量的操控,而是接收者本身的頻率、心性達到一定程度,才可能接收到來自宇宙、即法界的體性智的同頻共振效應。

    密宗非指特定的宗教派別而謂之。真正密宗是修子已能親證自性如來之密義,並依此為本身修證的宗要而謂之,故契佛(如來)密義,則能自如開展「天啟」,是有絕對關係。

學員叩問:

人心所發出之念波可停留虛空多久?

所產生的正能量與負能量會在虛空中相互抵消嗎?

本師釋迦牟尼佛示

    念波的影響隨心意識的強化、執持、串習、相續有關。能停留多久,則攸關以上條件形成的支持力量能持續多久,但探究念波的影響有多久,意義不大。探究如何頓斷,把幻心、妄念止歇,直超頓入本覺之性,才有意義。汝說對嗎?

    正能量和負能量在虛空中,是否可互相抵消?可與不可都在於人心的運化,因為人心執在迷幻之思惑中,故認定能量有正有負。一般未入圓通境界之修子,忙於在正負兩造之間,想以正義來消滅負面,殊不知正負,乃因識心妄認而確立之分別能量。兩者皆不認,即刻出離幻境!那汝言有沒有抵消?在陰陽二元境界可論及抵消之可能,但在一合相、一境性之境界,言抵消反而是強化意識的陷阱。明否?

學員叩問:

真如本靈因是空性,是否為了進化而入於有的境界,來體會有的歷練,進而達到空有一如,成就佛之法身?

本師釋迦牟尼佛示

    汝這樣問,表示還沒有真正通達了悟。真如本性具有空性的特質,但不能以空性來形容真如本靈的全部狀態。汝最大的盲點即是在空、有、空有一如之間分別,因為這些都是藉由聞、思、修的理解概念而來,還不到真正的證悟體會,故汝才有這樣的迷思。真如本靈不是像修子所想的那樣。真如元始的境界不是僅偏在空境之中,即昨日汝等所提及的「動者靜之基」。真如的狀態,非空、非有,才是真如的狀態,不是將其定義在空境,由空境才次第性的演繹。空中即有,有中亦空,才謂之真如。

    所謂無始無明,因為相有同時究竟歸空,亦從未存在,故謂無「始」,根本不存在,何有始終之定義問題?見性即明不生不滅,無來無去,不增不減之道理。修子最大的障礙即是在有無、分別的意識定義框限自己的本明,對外界挑起紛爭,與真道越離越遠。不修可能還有機會回天,修了因為知見的錯謬,反而自障(智障),誤人不淺矣!

    時下流行以生命存在宇宙之間是一種來經歷的說法,這雖以某層面來說,並非不對,但生命存在的因素在於法界大宇宙中,有各種不同意義存在,故頭腦可以善加運用,來幫助現世應對的需要,而最重要的是在生滅無常的現實環境中,藉境相體悟不生不滅與無常空性的變化與玄奧,成就佛的法身。

    法身遍滿十方周遍法界,所有法界皆佛法身。如何成就?首先,先把小我幹掉!否則一切免談。說太多,連起步都沒有,如何不增添幻想?待汝的境界已進入時,為師再引導,否則反而會成為汝入門的阻礙。明否?

韓執行長問

    方才恩師談到先把小我滅掉。之前仙佛下化許多佛知見,包含不執著、不分別、入於純一、脫離二元、離相、一體觀等。然而若能做到「無我」,以上的一切都能達到了。

本師釋迦牟尼佛示

    是可迎刃而解。但得先要求自己做到,收攝向外攀附的「識心」。功法僅是幫助攝心、調伏浮躁之火氣。若是本心不能自主,仍由識神奪權應對,再高明的法門下化,對修子一點說服力都沒有。行為處世是給人最大的展示,識心若不降伏,修什麼功法都無效,包含虛空妙傳心法也一樣,反而辱沒了仙佛的下化。

    傳法者自己的心氣首先必要降伏,從內到外散發一股祥和之氣,則不怒而威,才能領眾。

 

學員叩問:

    連仙佛下化的真理與佛知見,最終都必須要放下。

本師釋迦牟尼佛示

    其實不執著就放下了,刻意要放下,說明根本放不下。知識會不會障真智,不是知識本身的問題,而是人執不執法的問題,這才是所謂的心法。心法不在外有,而是從真心而起用。

學員叩問:

    能證悟佛所傳之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是否即已明心,能與法身諸佛菩薩相應,常住如來大定,長樂我淨,解脫自在?

本師釋迦牟尼佛示

    汝所提非問題,而是汝之感悟。理論無誤,貴在親證而已。汝所言之方法都可運用無妨,只要不執著任何一法便是。能運用必有效力,但心生執著時,卻反而會障道。

學員叩問:

弟子於靜定中眼前出現地球形象,舌根以一種自己聽不懂的語言對萬物生靈傳達內心的光與愛,希望地球能化解氣候變異與瘟疫等災劫。這是否為著相?

本師釋迦牟尼佛示

   這是顯化的功能無誤,可運用,但亦僅是成道之前的沿途風光。了解、不受綁,即無妨。不執著是主要,應緣開方便,只要汝有本事不陷入即可。

(學員:…)皆有!初期會累,是因為尚未完全取得與上天能量接軌的管道順暢,待頻率校準時,會好一些。千萬不可執迷,自然、不造作,亦不必刻意強壓。明否?

    目前所能觸及的亦僅是此宇宙而已,尚有多元宇宙。汝言守在身軀中的任何竅門,都是修煉的使力點,可運用。於不斷提升、進化之後,必會突破這些侷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