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明佛乘宗
中華燃燈印心協會
2020聖示第22篇
懿敕鎮德堂主席弘揚普化聖帝降(2020.3.13.星期五)
詩曰:
境界提昇觀心量,內外合一啟智光;
一念執著障成長,平等圓通佛性彰。
聖示:心量與境界
眾生在於人道世間,不是執著世塵慾望,即是轉向另一個執著的標的。凡塵世人貪戀器物世界之ㄧ切物慾、情緣、心理種種情緒,或者對於社會、國家、生存環境有著氣氛牽動心理情感的作用。此都是人們生生世世無法出離世間的原因。
又有些眾生有幸在生命輪轉過程中,可能因為挫折、或因為覺性較靈敏而轉向修行之路。不論是從哪一方面的因緣開始,都是為了解除人生所面臨的生、老、病、死、苦的問題。當然也不乏有人僅以解決眼前的困擾、橫逆作為進入宗教的目的。
若能再進一步想藉由道場的教化來了解生命的實相,那即比前者更加有覺性了。然而修行之最終根本目的與達到目的所憑藉的方法,則是十分重要。若目的不純然,或者方法不究竟,其最終的結果必然是白忙一場,甚至是增添自己內心的無明與迷癡。
目的純粹即是要了解修行最終是要達到何種境界,但境界僅是修行程度上的一種界定而已,修行人最忌在境界上有追求的心態。須明境界永遠不是追求可得的,雖然追求是為一種動力。但若心態不正確,永遠成就不了所謂的修行境界,充其量亦僅是一種功夫的作用力呈現。
學道人須先練習由「人無我」再達到「法無我」,證得人空、法空,之後仍須脫離人法二空的空相執而證得「空空」,此乃是不執有也不著空的空。若脫離不了人空、法空的境界,任何形式上的法門,必成進道的障礙。
人無我─人道眾生以人之形式、人之思考模式投生於此二元對待分明的世界,欲達到「人無我」確有相當之困難,因為自我意識加上眾生群體意識,即所謂眾生知見,除非有深觀法性的真如般若呈現,否則凡事仍以人之幻心妄執作為處事應對的基礎,永遠都是在法相上糾結,難以深入法性空慧之如來性海。
仙佛感到最棘手的即是眾生在於我執、法執未斷之前,總是說一執一。殊不知一旦執了任何一念,即被此念卡關,難以再向前邁出一步。
都說進道真學首當虛其心,若觀念老是卡在滿滿的知見法門,終與至理真性合和無緣,因此境界的提昇,歸零是最簡要之心法。歸零只是不再緊緊執持固化意念,當現實需要用到所曾薰習的法時,在不執著之狀態下,反而更加沒有滯礙,可隨緣應現。
真修之人必是將心念迴光返照自己,根本沒有閒功夫用來評判旁人之境界與修為。宗教間之所以理念分歧,門牆高立,都因沒有從自己清靜作起。不要想拆別人的籬笆,一有此念想,即有人我分別的假象產生。仙佛若將弊端指明太清楚,學人總不是拿來警惕自己,反而用來套在其他宗教或者修行人身上。那仙佛開示之目的豈不是產生反作用。
以仙佛的心量觀眾生只緣迷悟程度輕重,絕不會認定眾生永遠都是那般程度。
宇宙已成萬象生發的世界,其中分佈著不同頻率的能量。在本體一合相的境界,萬中之象僅是幻有暫時之假合,永無礙於虛空清靜本體,故言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契印真如不僅是短促輕安之覺受可表徵。契印道體,若不能達人無我、法無我,終不可及。人若空,法再空,其量是何般廣博!
修性旨在臻性「理」,修命由伏氣至完全融入道炁,先天至理絕不淪於血氣,炁和必可澄明性理。
人空、身空、法空並非跳脫倫常循環之法則公律,反而能順應天理之流行,暢通無所阻礙。
古往今來之證道者、神靈、聖佛皆為了引度有緣而不斷下化、傳遞正向能量訊息,但有時亦不得已,須經常調整,以世人容易明白的表述方法傳遞。
至於境界,惟有自己從心上下功夫。此心可以廣大不受小我侷限,才可能窺見本體之奧秘。
歸零由放下深層雜染之意識開始,尤其所謂佛乘,更不該停留在某種狀態,比如:通靈者容易打嗝、哈欠,那都是氣場的一種現象,雖不是自己可以完全控制,但卻可以透過不斷擴張能量而改善。初期亦不必強壓下來,但卻是可以用疏通之方式改善。或許有此現象者以為仙佛不能理解,其實法界之中種種現象皆離不開心、意、識的範疇,欲出離三界,此範疇不突破必是一種侷限。
譚教務長有提及關於咱懿敕鎮德堂副主席精誠玄天上帝,是否須請回本堂之事。吾今日即藉此因緣說明一下。雖副主席之金身不復存在,但其神靈仍在於咱宗脈之仙佛體系中。之前沒有正式開示此事,是因為不欲以仙佛權威性的指示去影響任何人的心態。上蒼正是藉由一件件事務發生的過程,來觀察汝等心性方面的轉變。
其實佛像都是為了安定人心而立,故不必特意再有所造作。只要心中明白:汝等師尊中,副主席亦有於其職司上相助道場之推展即可。今日之開示亦是給予堂主更加寬心。
世上沒有一相一法可以永恆,故抱持任何一念不放,是自己吃虧,只會與終極實相的距離拉得更遠而已。吾亦不能勉強汝等人之自由意志,反正成佛是早晚的事,若想玩久一點,不要喊苦。不要苦了呼天搶地就好,因都是自己要的。好!今日至此。吾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