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即是在修心,修心首重清心寡慾,必須認清實相無相。切莫因物慾而泯没真性,將重心混淆。歡迎大家一起成長一起學習
由宇宙主宰 天父親自頒旨設立的人間佛乘心法示範道場「靈明佛乘宗」,於桃園市設立公用道場,全力弘揚上蒼下化的實修法門,幫助利根器修子當世成就佛果,歸返上層天界。 本宗脈在虛空天眾古佛金仙以及人間教授師群的共同努力下,以快速直入本心的性命雙修功法以及佛乘修持不可或缺的真理,接引根器成熟的修子共同提昇。 提供之管道: 1.台北與桃園兩處授課及共修 2.提供出版書籍流通結緣 3.line線上提問及群組分享與討論 聯絡我們: 行政管理中心:葉堂主 LINE ID:lm7102 市話:03-4693048 公務 :0922-528825 官網:https://www.lingmingfo.com/ 道場地址:桃園市平鎮區中興路平鎮段439號

目前分類:2020年聖示 (4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80615.jpg

靈明佛乘宗
中華燃燈印心協會

2020聖示第22

懿敕鎮德堂主席弘揚普化聖帝降(2020.3.13.星期五)

詩曰:

境界提昇觀心量,內外合一啟智光;
一念執著障成長,平等圓通佛性彰。 

聖示:心量與境界

    眾生在於人道世間,不是執著世塵慾望,即是轉向另一個執著的標的。凡塵世人貪戀器物世界之ㄧ切物慾、情緣、心理種種情緒,或者對於社會、國家、生存環境有著氣氛牽動心理情感的作用。此都是人們生生世世無法出離世間的原因。

    又有些眾生有幸在生命輪轉過程中,可能因為挫折、或因為覺性較靈敏而轉向修行之路。不論是從哪一方面的因緣開始,都是為了解除人生所面臨的生、老、病、死、苦的問題。當然也不乏有人僅以解決眼前的困擾、橫逆作為進入宗教的目的。

    若能再進一步想藉由道場的教化來了解生命的實相,那即比前者更加有覺性了。然而修行之最終根本目的與達到目的所憑藉的方法,則是十分重要。若目的不純然,或者方法不究竟,其最終的結果必然是白忙一場,甚至是增添自己內心的無明與迷癡。

    目的純粹即是要了解修行最終是要達到何種境界,但境界僅是修行程度上的一種界定而已,修行人最忌在境界上有追求的心態。須明境界永遠不是追求可得的,雖然追求是為一種動力。但若心態不正確,永遠成就不了所謂的修行境界,充其量亦僅是一種功夫的作用力呈現。

    學道人須先練習由「人無我」再達到「法無我」,證得人空、法空,之後仍須脫離人法二空的空相執而證得「空空」,此乃是不執有也不著空的空。若脫離不了人空、法空的境界,任何形式上的法門,必成進道的障礙。

    人無我─人道眾生以人之形式、人之思考模式投生於此二元對待分明的世界,欲達到「人無我」確有相當之困難,因為自我意識加上眾生群體意識,即所謂眾生知見,除非有深觀法性的真如般若呈現,否則凡事仍以人之幻心妄執作為處事應對的基礎,永遠都是在法相上糾結,難以深入法性空慧之如來性海。

    仙佛感到最棘手的即是眾生在於我執、法執未斷之前,總是說一執一。殊不知一旦執了任何一念,即被此念卡關,難以再向前邁出一步。

    都說進道真學首當虛其心,若觀念老是卡在滿滿的知見法門,終與至理真性合和無緣,因此境界的提昇,歸零是最簡要之心法。歸零只是不再緊緊執持固化意念,當現實需要用到所曾薰習的法時,在不執著之狀態下,反而更加沒有滯礙,可隨緣應現。

    真修之人必是將心念迴光返照自己,根本沒有閒功夫用來評判旁人之境界與修為。宗教間之所以理念分歧,門牆高立,都因沒有從自己清靜作起。不要想拆別人的籬笆,一有此念想,即有人我分別的假象產生。仙佛若將弊端指明太清楚,學人總不是拿來警惕自己,反而用來套在其他宗教或者修行人身上。那仙佛開示之目的豈不是產生反作用。

    以仙佛的心量觀眾生只緣迷悟程度輕重,絕不會認定眾生永遠都是那般程度。

    宇宙已成萬象生發的世界,其中分佈著不同頻率的能量。在本體一合相的境界,萬中之象僅是幻有暫時之假合,永無礙於虛空清靜本體,故言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契印真如不僅是短促輕安之覺受可表徵。契印道體,若不能達人無我、法無我,終不可及。人若空,法再空,其量是何般廣博!

    修性旨在臻性「理」,修命由伏氣至完全融入道炁,先天至理絕不淪於血氣,炁和必可澄明性理。

    人空、身空、法空並非跳脫倫常循環之法則公律,反而能順應天理之流行,暢通無所阻礙。

    古往今來之證道者、神靈、聖佛皆為了引度有緣而不斷下化、傳遞正向能量訊息,但有時亦不得已,須經常調整,以世人容易明白的表述方法傳遞。

    至於境界,惟有自己從心上下功夫。此心可以廣大不受小我侷限,才可能窺見本體之奧秘。

    歸零由放下深層雜染之意識開始,尤其所謂佛乘,更不該停留在某種狀態,比如:通靈者容易打嗝、哈欠,那都是氣場的一種現象,雖不是自己可以完全控制,但卻可以透過不斷擴張能量而改善。初期亦不必強壓下來,但卻是可以用疏通之方式改善。或許有此現象者以為仙佛不能理解,其實法界之中種種現象皆離不開心、意、識的範疇,欲出離三界,此範疇不突破必是一種侷限。

    譚教務長有提及關於咱懿敕鎮德堂副主席精誠玄天上帝,是否須請回本堂之事。吾今日即藉此因緣說明一下。雖副主席之金身不復存在,但其神靈仍在於咱宗脈之仙佛體系中。之前沒有正式開示此事,是因為不欲以仙佛權威性的指示去影響任何人的心態。上蒼正是藉由一件件事務發生的過程,來觀察汝等心性方面的轉變。

    其實佛像都是為了安定人心而立,故不必特意再有所造作。只要心中明白:汝等師尊中,副主席亦有於其職司上相助道場之推展即可。今日之開示亦是給予堂主更加寬心。

    世上沒有一相一法可以永恆,故抱持任何一念不放,是自己吃虧,只會與終極實相的距離拉得更遠而已。吾亦不能勉強汝等人之自由意志,反正成佛是早晚的事,若想玩久一點,不要喊苦。不要苦了呼天搶地就好,因都是自己要的。好!今日至此。吾退。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4745.jpg

靈明佛乘宗

中華燃燈印心協會

2020年聖示第21

佛學釋疑

藥師琉璃光如來降(2020.3.7.星期六)

偈曰:
殊勝道場賢良集,宇宙揚昇促合一;

淨化心靈升品級,科技普及利蒼黎。

聖示:性相一如 體用一如

諸聖佛及諸賢生等午安!(眾學員:恩師午安!)

今日時刻稍晚進行,吾即不多作開示。汝等有何問題,可前來共研。

問題1

陳秘書代王姓友人叩問

        煉功時氣旋於身體內外之順轉與逆轉是何意涵?

藥師琉璃光如來示

       賢生提及於煉功時體內、體外之覺受,所謂順轉與逆轉,雖以氣旋感受,但其中確實關乎自身體內那股與生俱來的先天炁有關。至於順轉、逆轉,則有關此炁下生與歸元有密切之關連性。汝問及順轉何意。又逆轉是何意涵?此汝本身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何勞問吾?吾若多加以著墨,並沒有幫助到汝什麼,反而給予尚未有此般境界者心生執著妄想。

       又忽而順轉,忽而逆轉,此若功夫下得紮實,即能讓炁脈保持一定的規律。雖以「脈」來形容,實則已超越所謂脈之侷限也。此乃汝修煉的功夫,自己早已明明白白自己有何般的境界與感受。吾僅能提醒一下:老老實實將心思完全定下來,箇中之滋味甚難向外人道明。

藥師琉璃光如來囑陳秘書

       汝切莫替其詢問其之境界是否達到何種狀態,因修行境界絲毫無法造作。汝若替其問得這般明確,似乎由仙佛認證背書,那不但對其境界之爬升無任何助益,若其心念尚不能保持如如不動,加上外界對其的評價、觀感等,常會因人的意識分判而落入一種對待。修行人是實實在在,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不會因為仙佛是否認可而有所加分或增損其功力,但一旦仙佛認可,凡心尚未淨盡,恐怕弊大於利。又恐世人經過仙佛背書而產生盲目崇拜,那對其本身及跟隨者皆無益處。

       須明:越是進入精進修持之人,上天更是要挫其銳氣與鋒芒。此乃上蒼之大慈大悲。汝本身佛性因質甚純,但在於世俗法中,難免為了生存需要而奔波於潤生方面。吾今日特針對汝給一些提醒,好否?

       汝之優點即是心地柔順,富有慈悲惻隱之心,對人亦是恭敬有加。吾要提醒汝之處即是:謙虛是為美德,形於外確實為人際很好之潤滑劑,但汝內心要學會更加強大。過去汝累積了不少佛學、道學,甚至儒門的精華,可說是滿腹經綸。為師更盼望汝不要客氣,大膽去開顯自己內性之寶藏。汝自性如來之來頭不小,有時可以將所學之知識放一放,讓汝之真如抬頭作主,汝絕對有這番本事。當然在汝言縝的原則下,汝是不會胡說八道,更不會誤導眾生。只要有時淨空一下意識,使自性顯露於說法之時。回過頭來,汝將發現一些空中妙有的般若展現。雖然汝目前有時亦能發揮,但汝生性嚴謹,與執行長有些相似,怕沒有根據不敢妄言,此是好事,但亦可適度讓真如發揮一下,好嗎?

       自己能定,是最大的加持!不但藥師佛加持,諸佛都同時加持。感恩汝自己這尊佛更加慈悲,時時不離不棄,當汝不論富貴,不論順逆,都是汝永恆生命的明燈。

       汝可以漸進方式嘗試一下,有時淨空一下,將萬緣放下,交給汝內在的元神作主,不必刻意一定要排除諸念。有時念頭一起,亦可將問題交給汝之自性本尊。只要離我相、去三心,漸漸汝將體會更深層的奧秘。其實汝有時亦會呈現那般輕安的境界,此乃如人飲水,唯有自己能知。好!有法喜更要將其轉化成利大益眾生之資糧。

藥師琉璃光如來示o元賢生

       汝已入修良久,自己必有智慧分判。只要是真正有益大眾之事業,即使不求,上天都會引良善因緣,此乃天地法則。做正確之事,順應天理,不求亦可感應。

       修道人最基本的涵養,即是能跳脫我執去看待一切。汝此生亦有重要使命,可以利益修行人,當然方法很多,可以找一個志趣相投的道場奉獻所長。亦可利用推廣產品時與修行人結法緣。目前先將眼前的事業來推展比較實際。有無貴人,則有關汝本身心念所散發之磁場。仙佛會在合乎天理的條件下,暗中促緣。

       汝會胡思亂想嗎?那學習把意念守在玄關,但不可妄想。一出現幻境,要以平常心,切不可著於相。可以按照執行長所傳,將能量集中在玄關,即便如此,身體五行還是要保養,不可太過操勞、熬夜,那更要加緊練功。 

問題2

譚教務長叩問

       仙佛恩師曾提及虛空妙傳心法(命功部分)不可與氣功畫上等號。是否煉氣若不能契印真如,氣就無法轉化為炁?即使虛空妙傳宇宙能量,亦不過增強氣之能量,仍是在肉身氣脈上打轉?氣若要轉化為炁,仍是要修者能契印真如才能轉化,對嗎?性命雙修的基礎仍在靜定的功夫,是否需先去執、去妄、無我且有一定的福德資糧?

藥師琉璃光如來示

       氣功不等同於命功,但命功的內容跟「氣」亦脫離不了關係,汝說對否?不可強加分割,亦不可完全等同。當然後天氣煉到先天炁,是要有一定的功夫火候。不懂的人可能完全將兩者畫上等號,或者完全分割開來。這都是不明白何謂命功的道理。

       修命功當然不可含糊籠統,但相同亦無須矯枉過正。修性修命,守中是至理,偏頗一方都難深入堂奧。尤其不論從性理、由命功,都要自悟親證,旁人絕不可能介入,充其量僅是扮演引導角色而已。再者修為境界如人飲水,冰暖自知,更非旁人可以論定如何。

        汝所言,即使虛空妙傳宇宙能量,亦不過增強氣之能量,仍是在肉身氣脈上打轉,如此理解虛空妙傳心法,實乃不明此法。如此傳授、強調虛空妙傳心法,亦不夠資格傳授虛空妙傳心法。

        但目前汝等何以如此解讀此虛空妙傳心法?是傳授者令人產生誤解?或是聽聞者不解此法之真義?

        虛空妙傳心法,若以根本實相而言,世上不只此法,所有法無不是契入本源之指南。雖為方便,但亦是藉假修真之過渡。

        今日有此疑問,吾先不以權威之方式來責備孰是孰非,但傳者當檢討:何以令人有此錯覺?受者亦要冷靜看待此事。前提都要先將本位思考的角度跳脫,如此才可能產生最實際的效果。

       由氣感到不受感官覺受左右,是需要一定的過程。至於契印真如,亦是心靈達到空寂的自然現象,但若沒有透過覺受到無覺受,如何一蹴可及?當然過於強調覺受,確也令人耽於感受之上。吾明白欲傳此形而上的法門不易,這亦是給予汝等真真切切的對境煉心之功夫!

       得法者即不受任何外界情事干擾,心中不起情緒,但亦不可漠視眾人之感受。畢竟傳法則是信而能入,否則心生疑惑,又如何產生效果?此乃紮紮實實檢驗修道人之器度與智慧。 

       真槍實彈入真境,身擔大任心必平;

       直言誠諫真道才,超越我相見真性。 

       修行不可害怕挑戰,直諫確實是良師益友,需有廣大之器度。自己內部先形成共識,才不至於令外界感到此團隊的精神不佳。

       吾今日直白開示並非貼任何人標籤。心念起伏本瞬息萬變,吾只盼望汝等亦切莫自我設限,自我貼標籤,因為如來不會是任何一種特定狀態,亦是所有狀態。眾生與佛之差別,即是凡夫皆卡在任何一種狀態,僵持不下,而如來則是自在逍遙,無所掛礙。 

問題3

韓執行長叩問:

      「契印真如」即是虛空妙傳心法中的一部份,也是佛乘修持的主軸功法,兩者是不可分割的。

藥師琉璃光如來示

    了解!了解!吾豈不了解!

韓執行長答:

       從有為的動功,到契印真如,都仍是方便法,所以仙佛恩師才會不斷提醒:契印之後即不要再有契印之念想。至於功法從哪一時間點能入於無為、無相的修持,則要看各人的靜定修為功夫是否能達到虛極靜篤的程度而得到先天炁。此即如人飲水,只有自己知道。

藥師琉璃光如來示

        汝心理切不要起情緒喔!否則汝沒有契印真如了。

韓執行長答:

        不會啦!沒有絲毫情緒。但作為傳法者,仍要自我檢討。我沒有把虛空妙傳心法跟大家多做解釋,是因為相信每個人都知道契印真如即是佛乘心法中的主軸功法。﹝註:功法熟練後,若心性亦已調伏,即可由宗師燃燈古佛認可習修燃燈心法。﹞以後不管傳授之對象懂不懂,該說的我就會直說。

藥師琉璃光如來示

       然!然!進步了。汝心切!無所保留,但心法無法以言語形容,只能由覺受上一直強調、一直帶,但這確實亦有很大的問題,因為一般人可能沒有如執行長之毅力,一直深下功夫。有者僅是來道場或在於共修場合時,記得要煉功,而汝每次都要重新耳提面命一番。不明白的人會認為,此法的內含僅是一些覺受而已,那與坊間氣功有何差別?汝確實不容易帶,困難之處即是命功與性功都是得靠自己努力。

       教務長提醒亦沒有錯,而且如此敢直言之人,在為師看來是真道才。一般人即使不是虛偽,也沒有勇氣去把問題指出。汝除了感恩有此益友同儕之外,更要仔細去思考一下,畢竟汝等未來是要經得起外界的考驗與質疑。 

問題4

韓執行長叩問:

       對台北學員共修時所用之如意法門,除了誦念《藥師經》之外,是否亦可加以變化,唸恩師的聖號、或藥師心咒、灌頂真言等?)方式不拘,重點在心念。可也!

藥師琉璃光如來示

        給汝一點意見:汝日後可以不要過於強調功法之覺受,反而以叮嚀、敦促之方法。共修時以咒語加持亦十分殊勝。眾生自性自渡,汝要扮演教練的角色,而非老師的角色。教練是指能根據學生的資質,幫助其開發潛能,保留其本身的特質與潛在專長,而老師是僅以一套教學模,可能讓個別潛能受到限制。功法這種東西必要用教練的方法,不宜用老師的方法。老師可以教一些制式化的知識。

       誦經時入空或是睡著了?不要執著任何現象。是否睡著了都沒有關係,只要汝能有真正的進步,是自己了了分明的即可。汝要練習離相,在塵不染塵。修佛乘,相不離,幻不停,永不得見真性。

韓執行長答:

       可是離相並非努力即可得,猶如靜定之中,慧發之遲速則不由人。

藥師琉璃光如來示

    當然!心想離相,更加著相,但對「相境」時若沒有覺照力,更是不行的。所有事、相、境,不外乎「心」之反映。好好照顧那顆心吧!好!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靈明佛乘宗
中華燃燈印心協會
2020聖示第20
濟公活佛登台(2020.3.6.星期五)

詩曰:

     靈明佛乘主教化,鎮德引眾智昇華;

         燃燈印心出迷障,權宜方便勿偏差。

聖示:辦理濟世、祭解應具備正見。

       老衲今日降來,雖不是例行濟世時間,但為了引渡有緣,特開方便之門。在於未指示叩問公案,查詢內容之前,先對堂主及諸生做一番開示。

       佛乘傳世弘法,必須俱足相當殊勝的因緣時機,方可由上蒼任命來成立所謂神、人共辦的道場。除此之外,還必須有相契、相應於上蒼天德之佛子,方有一貫串連之下化因緣,否則在世間若沒有等質等量的佛性種因根性,是很難契合於高頻率天界的德輝光明境界。

       因此只要人的心尚以人之角度、思維範疇去應對世事,則永遠只能困陷在這樣相應心識狀態的世界,不可能在歿後往生更高維度能量的世界。由於不能超脫二元性的意識世界,則所有的因果業力即如影隨形,緊緊跟隨左右。只有在突破心的框架與侷限之後,才能將意識心境往更高的頻率軌道提升。

       何以今日談濟世、祭解卻論及以上的觀念?因為上述之觀念正是心識構成現象,形成現實的原理。身為辦理道場事務之主事,若心中沒有一定的領悟,一味只認為把無形空間(靈性世界)的問題交給神明仙佛處理,即可等著在結果上論效果,那無疑是不明因果形成的原理,完全不了解仙佛神祇之道是何狀態。

       仙佛、神祇之靈等、神格完全取決於其在「道」與「德」的體現程度。越高層次的神佛,越幾近於道,更加不可能行使違背於道的真理、法則、定律。因此佛乘所承辦的三曹普渡,在於「作法」上或許難以免俗,但在於「想法」上則要俱備順應天理因果的認知。

        一般眾生平日不懂修行改造生命的重要,遇到因果業障干擾之時才叫苦連天。在求助無門的情況下,又常抱著以花錢試效果的心態來處理問題。此種作法不正確,因無修的眾生不了知因果法則的道理。此時有道行、有修行的引導者與道場即相當重要。最怕連道場之辦事人員都不明究理,將處理因果公案的方向搞偏,以為交給仙佛即可用神威、佛力來解決,只須等待效果呈現。

       殊不知,仙佛、神明雖神通廣大,可排解一時之氣場濁氣,亦無法永遠控制、主導人的心思,化解無形空間討伐者的怨氣。解鈴仍須繫鈴人,真正化解陰陽兩界之因果,還是得靠雙方意識的轉化與清理與放下。

       過去以神威逼退干擾的作法早已不符合時宜,又其衍生的後遺症非人之短視心態可想像。明悟因果法則之公正,則不可冒然介入,以免背負許多因自己的無明而招感的眾生業障。堂主要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此道理才是!

        引介回來的叩問者,不論親疏,後續的追蹤跟濟世處理同樣重要,以了解兩造是否真正放下恩怨,是否還需加強持續化解。同時亦要規勸叩問者改掉習氣,多行善積德,好好照顧自己的心念。平順之時應發心助道,面臨困難時方有功德可作為依憑。

       公案:陳○○○善信,能享此高壽,本身已是具足一定的福報。目前受病痛所苦,此在於身體機能之正常退化必會影響生理機能。若欲查詢是否有冤親近身干擾,老衲即直接開示:干擾確實有,但目前不用去聯想為冤親,因若為重大公案之討伐,則不僅僅如此而已。

        當下開示指名化解,亦不可能扭轉身體年邁、機能老化之事實。若能行一些善事,例如:助印天書、濟貧、救急、佈施等,將功德迴向給自己,可化解陰氣以及負能量的干擾,有助於緩和身體之痛苦感受。此外,應加強自己的正念,多累積自己未來去向必須依賴的功果。不要把重心放在如何解決眼前的痛苦,而是要把心念完全安住在一個信念上。可以心念 母娘或觀世音菩薩,讓心中產生安定的力量,才是為未來去向鋪路。

        最好要利用有限的生命,多發心佈施,替自己的未來累積更厚實的福德,才是正道。至於濟解需要以多少功德迴向,不是由仙佛來指定,只能自己發心,歡喜、樂意去做,才有真正的意義與效益。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2875.jpg
靈明佛乘宗
中華燃燈印心協會
2020年聖示第19
消災延壽藥師佛降(2020.3.6.星期五)

偈曰:生態循環因緣鏈,環環相扣息息牽;

            全球震盪疫肆虐,意識覺醒現當前。

聖示:人心丕變 大地循環

        目前在此人道生存空間,正面臨一個全球化的危機,而此災難當前,人類若尚不知反省、覺悟,只一味的想將傳染病毒完全消弭於無形,那恐怕是治標而非治本之作法。何以如此言之?須明此疫情發生之背後因素涉及甚廣。就以疫情所影響之層面而言,不論民生、經濟、政治以及飲食文化、風土民情、道德良知、人文素養各方面,都在在突顯出人性的醜陋面、陰暗面、自私自利面等。

         究其根本,皆因人心生了無可救藥的大病。在於病毒無孔不入,防不勝防的危機氣氛下,許多人的心態陷入恐懼不安以及互相責備的不良氣息之中。當然也有一些優良人士正向積極地面對問題,做出正確果決的處斷,但正本清源的作法應從此一造成舉世動盪不安的無常事件中,釐清災難發生的起因,更在疫情的衝擊下,細心去分析人性的種種良劣反應,並從中取得啟示,幫助人類社會終止不良的意識循環,早日脫離這樣的環境結構與災劫。

        集體意識創造了目前世界的現實環境,在此人生普遍自私的低頻空間,人類的心靈層次相當劣質,甚至埋沒了心靈原有的大公、光明境界,這可以由當今唯物、功利主義表露無遺。當權者一心只顧如何取得、並鞏固權力,在自願與非自願的環境結構下,常常昧著良知來行使自己的職權,有時甚至犧牲大眾的利益。

        在此道德價值不甚崇高的地球生存環境,人心所散發的各種雜亂低頻訊息,加上難以計數的六道眾生因遭到無情殺戮所形成的怨氣,使得整個世界籠罩在極為重濁的負面能量氣場中,醞釀形成一股毒素。人之身體亦是相同道理,心若不淨不良,亦必然會形成一股污濁之穢氣,鬱積久了則成病灶。

        佛乘道場成員身為上天傳播正能量的天使,本身首要明白淨空自己心中的不良意識,勿使其發酵。自己須先得自在,才可能傳播希望,傳播愛,扮演一股安定人心、安定社會的強大力量。切不可像一般大眾一樣,陷在是非、對錯、人我、正邪的對立情境中。

        修行人必須懂得宇宙的大道真理,更重要的是能夠做到靜心默契真如自性,既修性,也修命。最佳的狀態是能並行等持,有者以理入,有者由行入,而真正入者必能兩者融會合一,絕不會偏持一方。

        世間萬象皆能量,意識主導入心房;

        心寬念純境祥和,道德復興便離難。

       集體意識造浩劫,群眾善念可轉圜;

       慈悲善願由心起,念力作用非一般。

        莫小覷自己的每個心念,尤其人之ㄧ念善願,其力量非同小可。正因心念力量之大,大到可以形成危及全球的災難,而欲完全扭轉亦要由群眾的意識全面改造、淨化,才可根本解決問題。

        要想改變世人是很困難的,其實要改變自己都不容易。因此若要改變世界,必須由自己做起,先改變自己。若人有此良知,欲扭轉態勢即不困難也。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B_IMG_1542023751889.jpg

靈明佛乘宗

中華燃燈印心協會

2020年聖示第十八篇
消災延壽藥師佛
(2020.2.29.星期六)

偈曰:

    落凡天使聖職擔,天降大任歷劫難;
       現身說法渡蒼生,此生實修果位頒。 

聖示:對皈依佛子手術中加持與對親眷開示。 

天父、皇母、玉帝、諸天聖佛、眾靈修士及諸賢生等午安!(眾學員:恩師午安!)
    今日在未進行釋疑前,先將吾之至愛弟子目前迫切事宜來完善。取朱砂筆、中杯茶,賜甘露法水。(恩師繼而賜符)在家先焚化之後,加入甘露法水中,給oo賢生擦拭雙手。

       記得交代oo賢生:其此生帶著代天宣化的佈道大任。前半生的生命歷程雖相當辛苦,非一般人能受,但其亦一一能通過考驗。必要將所有不淨、負面之心念化除,保持正向光明。當心中產生恐懼之時,即要憶念吾之本尊,將自己忘卻,與藥師佛合一:我即是藥師佛,藥師佛即是我,契合為一,則沒有任何難關渡不了。 
    (恩師對oo生雙親開示)再來,oo第一順位與第二順位要引渡的,即是汝倆賢伉儷。待一切順利之後,汝倆最好可以全心加入道場弘化的行列,但不必擔心,不是要綁著汝倆的人,而是要汝等知道修行的重要。能夠有更多家庭成員知道要修,家中的困擾則會變得越來越少。
    不要聽到要加入道場即心生擔憂,可以用汝等做得到的方法。只要心中有佛,行為能不偏,行有餘力多多行善助人,勸人修道,也是一種功德。明白否?oo的問題順利之後,其之親眷亦可得蒙oo之效勞付出功德前來佛堂潛修。
    oo賢生(oo母親),汝辛苦了。汝的心念亦十分重要,要對仙佛有信心,對oo有信心。最主要,自己要修啦!這比什麼都重要。有何需要叩問?(請仙佛相助事業之開展)除了仙佛,人的心念才是最主要的。若能如汝所言,記得取之社會,用之社會,要懂得善的循環,才可能永續。若以經營項目來看,確實相當符合現代的趨勢。汝與oo都有一項很難得的特性,即是正面、樂觀,此是一種不普遍為人所知的心法。
    目前對oo多生起祝福的信念。把吾之話記得帶到:吾時時與吾之愛徒同在。已經展開好的機運,汝等不必掛心。以後於人世間,為師還要依賴oo之色身來為吾傳揚吾之如意法門。好! 
    因汝經常在醫院,幫汝化解一下氣場。(藥師佛恩師為oo雙親加持)

image

佛學釋疑

韓執行長叩問一:

    「一念超三界」,此念是何種心之作用?)

消災延壽藥師佛示

    此念發生在任何一念之上。若論此念是何作用,又落入了心識運行模式之中。「一念」要能超三界,此刻這一念即在空性之中,一念未發之前,此涉及入於「空性」之「空中」,在空性的狀態下產生妙有,即所謂般若空慧。因此此「一念」不要以人之思惟去理解它之作用如何。

    所謂一念超三界,要超三界,又不可滯於「一念」。執著一念,即入無明。眾生之所以輪迴生死不止,即是一念妄動,構建無明幻相。

    汝諮詢此問題,顯然是想透過解析心之作用,欲反推回歸源頭,但終極實相與究竟真諦恰恰都非關心之後續作用範疇,反而在一念不生中悄然地甦醒萌現。明白否?

    超三界早已超越心之運作範疇,但正是一念不住、不著,處於空寂之境界,才能展現般若妙慧。 

韓執行長叩問二:

    道德天尊在《修真通鑑》天書中說:「一心離相,一念超三界,當下即是大天尊。」

消災延壽藥師佛示:

離相是出離三界的基本條件。 

韓執行長叩問三:

    「一念超三界」和「立地成佛」兩者是否為同樣的意思?

消災延壽藥師佛示:

    超三界入於一真法界,超然契入是一連串的狀態。立地成佛頓悟本源。此若沒有交待清楚,未能悟入親證者恐錯解如來真義,更多是根本難以置信。眾生最大的無明即是不明自己本來即佛。

    吾稍補充說明一下。眾生本來是佛,此話真的沒有幾人能真信。主要是做不到如同佛一般的心量境界,凡心意識尚在運作,僅在知見上以為相信自己是佛,可是幻覺、執念、迷障仍是堅固。那此句「眾生本是佛」即沒有產生任何意義,但終極實相確實如此,只能說凡夫在未登地入聖之前,知幻又不能離,根本仍未達到真知。真知者便能知幻即離,非僅是意識表面理解。 

執行長叩問四:

       自性自渡,佛不能渡,以及「佛渡有緣」兩種說法有無矛盾之處?

消災延壽藥師佛示:

       自性自渡與佛渡有緣,絲毫沒有一點矛盾。自渡自性是在於深信有一個自性如來,確信佛在靈山,方可真正得渡而佛渡有緣,有緣、無緣從何處論斷?要起信才有進一步得渡之契機,否則即使近在眼前,心中無法產生十足堅定信念,有緣接觸仍照常當面錯過。一切都在於此人有沒有善根因緣成熟。一切眾生平等,上蒼毫無分別,只在於人心之定奪。 

韓執行長叩問五:

       所謂「渡」,是否未必指脫離輪迴,只要能幫助修子境界提升,就是在渡他了?

消災延壽藥師佛示:

       境界提升要看以何角度。所謂真的境界,即是在正道之上,方向沒有偏差。不論漸次也好,不論直超亦罷,但重點必要安立在菩提正道之上,才可以叫境界提升,而非在於一些現象方面,比方說知見理論上、功夫法門上,還停留在凡夫知見上言修行。有時不但提升不了境界,恐更退失本來清淨自性的狀態。

       所以,執行長,汝扮演領導之重要角色,自己要相當明白何謂凡情,何謂聖智,不以現象、境相去領導修行,當以深入法性真如之妙用,才不被世俗陰陽所制,反而可以運化陰陽,成為上蒼得力之助道棟樑。

       汝之每一句話未來將具有舉足輕重的份量,因此為師一再叮嚀把修道重心放在空性正法之上,不可過於強調現象上的覺受。尤其虛空妙傳心法是何等無上之殊勝法門,汝切不可自己不經意,將其與一般氣功畫上等號。汝自己雖知道層次不同,但汝常於帶修行時提及氣功,初入門者恐會有錯誤的聯想。(韓:感謝恩師,弟子記住了。)

       自己要了了分明,汝是從佛乘開啟之初即入之骨幹,雖文藻,甚至外界的經典、天書亦比任何人下的功夫更深,但汝要開始學會跳脫一些保守的既定思考模式,如此將有前所未有的法喜。 

韓執行長叩問六:

       道德天尊在《修真通鑑》的序文中說:「修性則為聖,修命則為仙。」據此推理,性命雙修是否則成佛?

消災延壽藥師佛示:

        這在不一樣的修證境界有不一樣的體證。汝應該進一步把修命、修性這樣的二分觀念拿掉。性命本一如,本是合和之全生命狀態。所言以「生命」一詞,亦僅是一種容易令修子理解之名相。離相的層面亦包含離文字名相的邏輯思考侷限。

        修性命可達何般境界,那是成果,亦是必然的成果。在未臻至之前,以一個()境界、果位當成修證的目標是可以的,但若心中沒有拋開這些念頭,亦任何境界也達不到。此即是修與證之間最大  的迷思與陷阱。 

韓執行長叩問七:

       運太玄出於三界,「太玄」是何意?

消災延壽藥師佛示:

       運太玄,下生亦源自於此「玄」。回溯歸源自然亦會經歷此運行之程序。一種為下生,一種為歸源。至於如何運,此即是修性命之功夫了。

韓執行長叩問七

       十法界的四聖(聲聞、緣覺、菩薩、佛)已出離三界,不再入輪迴,但仍未入於一真法界。祂們是處於何種天界?又:一真法界是否即是「常寂光淨土」,非指某一處所,而是一種境界?

消災延壽藥師佛示:

       四聖以一般坊間的教義,僅在於十法界之內。四聖加上三界的六凡稱之為十法界,超三界又更上不同的境界。若問一真法界在於哪樣的狀態?早已不適用以「處所」來論述。「常寂光淨土」是對於此境界以文字名言來論,指的即是一種真常寂然之境界。因此修行人可以有這樣的境界取向,但不要停留在那些淨土佛國的想像空間,或是非得釐出一條明確的說法,此比較與內觀修證沒有直接關係。但透過深入法性,卻能一一揭開各佛國的神秘面紗。

       所以本末順序是此娑婆眾生短促生命必要懂得抉擇正確省要的修行次第來成就。常寂光淨土汝可當成一種形容此境界的狀態,至於汝言可否與「一真法界」交替使用,那則觀汝等應眾生之需要去運用。若有朝一日汝親證了如來法界的殊勝,又可以用汝認為十分貼切的名詞來形容。那名詞本身就沒有這麼重要,其實到了那般境界才是重要,不要在名相上打轉。

陳秘書代友人叩問()

        性命雙修是否以一炁接?

消災延壽藥師佛示:

        既已入於一炁,那性命之功早已臻,何需再勞接與不接之念?性命若搞不定,一炁亦入不了,接何也?又「接」一詞已起了一念無明,越接越接不到。若真有覺受,其品質根本非關一炁,充其量可說是宇宙間的能量。能量分佈太龐大廣泛了,只是純淨的與混濁的都有。心是處理能量品質的轉化器,心為何種狀態即相應何種品質的能量。 

陳秘書叩問():炁的順、逆旋轉是否與接收有關?

消災延壽藥師佛示:

       以「炁」字不甚恰當。以氣旋順逆與接收論修命修性,尚在修行的方法上打轉。真正的性命若以先天命、先天性而言,早已超越接與不接的範疇,一切自然發生,但亦不可理解為:什麼功夫都不下。不用醞釀、蓄積是不可能自然發生,而此下功夫、醞釀又不能造作,反而是一種去除法、靜默法。大致如此! 

譚教務長叩問()

        超三界之「超」字是不住之意,一真法界即不住於任一法界。

消災延壽藥師佛示:

        一真法界處處盡是,此「處處」強名曰之。不以「超」字亦合乎實相,只因眾生墜入無明,故有三界輪迴之真實感。為渡眾生,強以「超」字而論之。當已破解時空錯落幻境之時,即沒有超與不超之說法。(譚:一真法界即是空相,哪來超與不超。)

消災延壽藥師佛示:

    本來即是。

    好!若無他事,今日至此。汝等辛苦了。多在心地上下功夫吧為師退。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靈明佛乘宗

中華燃燈印心協會

2020年聖示第17

鎮德堂主席弘揚普化聖帝登台(2020.2.28.星期五)

詩曰:

    改變淨化身口意,層次提升靠自己;

    轉運改命從心性,意識覺醒煩惱離。

 

聖示:改變從自己做起

        一個實修、傳揚究竟至道的真理教化道場,必然會比一般濟世救苦的道場來得更不容易經營,因世人早已隨自己累生累世之習氣、慣性而生存。若要徹底由心底拔除根深蒂固之思考模式,實在是相當困難。

       對於一般眾生而言,理解文字語言中的道理並非難事,但若要求他們將所理解之道理深植於自己的意識之中,成為一種觀念,作為行為的依據,即不太能做到。因此主理傳播真理的道場最主要的核心人員,必要認真謹慎來看待上蒼託付的此一任務,否則自己一點修為功夫皆不到位,又如何永續來經營道場?

        目前咱宗脈能全心投入、熱衷奉獻者人數確實不多,但汝等亦無須將重點與焦點皆落在人員的多寡上面,而應老實從修正自己的心性做起。若能如此,日久必能明顯發覺自己的內在心態已產生極大的變化與成長。屆時,面對大眾則能展現一股超然脫俗的智慧德行。

       改變絕對是從自己做起,而改變自己最根本的作法,更是要向自己內心去下功夫。因此目前正在進行之著作《破解意識程式》,即是要導引眾生先認識自己的意識功能,藉由透徹的分析來時時檢視、反省自己的每一個起心動念,並有效地從修行次第的心法上去落實改善生命密碼,改寫生命程式。

        其實理論觀念並不難懂,只是人類多半太忠於自己的習性,任由自己的不良習氣發展,故不論輪迴生死多久,都仍呈現靈等品質差異不大的生命狀態,多半都是脾氣死硬不改,千劫萬世甘為凡夫眾生,浮沉於茫茫生死的苦海中。當業報惡殃來臨現前時,又怨天尤人,不知深切悔改惡習毛病,一味抱怨周邊人、事、境、物,卻不明一切肇因皆是由於自己的不淨意識所感召。

        修道者該明晰所謂「道」者為何。可惜上蒼觀自詡為修道之人總是做一些不合乎於道之事,卻自稱自己是在修道,豈不是自我盲目、迷惑之至!

        心之作用於意識各方面的呈現,都是因為「心」的變質。心一旦變質,所衍生出的功能豈能產生清淨的結果?因此修道必先明心,不可直接跳空、略過心識所產生的智能障礙,一味追求更高境界,或直接契印、接收仙佛能量,妄想一步登天。心性若充滿雜思邪念,根本契印不了仙佛的頻率,又如何能接收高品質的能量?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因為正心才可能接通宇宙間相同頻率的正氣能量。

        好高鶩遠、舉高妄心、分別高低、傲慢愩高,具有這些習氣的人早已陷入二元分立的陰陽界中,又如何能與仙佛之慈悲、平等、博愛、清真的和諧旋律融合?

        修行須先將心態觀念調整正確。一位入於真修之佛子,首先須知勇於面對實相,在於陰陽五行之三維空間,仍要受到天地律法之規範,並不可能因為自我催眠即可立斷所有因身、口、意所遺留的業力作用,此乃不爭之事實。雖然修持佛乘即是要提昇心性、改變生命層次,以臻成道永斷輪迴生死之業力糾纏,但當修行境界尚未真正達標之前,仍須謹慎看待因果循環,更要從因上去下手改造,而非一面妄言無因果業力,另一方面當業力現前,無力招架時,心中卻隱隱生怨氣,那根本是在走倒退之路。

        宇宙法則因果律,修道即為超苦趣;

        堅忍不拔進道因,堪破幻境可登地。

        修行豈能欺自己,智德兼備果位立;

        入塵不染真功夫,清淨白蓮出污泥。

        盼諸賢生一面藉修辦道場來累積智慧福德津糧,一面又可心歷塵境,焠煉自己本尊之金剛自性也。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裁切.jpg

靈明佛乘宗

中華燃燈印心協會

2020年聖示第14 
南海古佛(2020.2.19.星期三)

         果位成就因地修,圓成實性本自有;

         因緣和合妙引證,通達無礙自無求。

諸聖佛及賢大德、賢生等晚安!(眾學員:恩師晚安!) 

聖示著書流通目的真義

    在為《破解意識程式》作序之前,先同諸生交代此書未來出刊應注意之事宜。

    堂主前來。未來此書付梓之前於編輯時,必要將仙佛名諱完全避免出現,連詩偈亦不必特別標示,應配合完全白話文學之心靈刊物來流通,以利現代眾生可接受,進而受益。

    汝等可研議一下,以筆名亦可。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真正對眾生具有啟發心智、去除煩惱的效果。其實仙佛早早即即要以如此之方式行之,但因初始因緣必須凝聚一定之力量,才能有足夠的人事資糧來促成此事。

    宗教對一般外界的眾生即有一定的框架制約,又宗教與宗教之間亦存在相當大的分歧現象,只因世人不明萬法終歸在闡明至理,只因人之分別而產生彼此間的認知差異,此本無可厚非。汝等當率先以平等心與宏觀性去理解人事間的因緣差別,盡心來圓滿即可。不可心生任何起伏之情緒、心念也。

    咱初始為了弘揚真理、正法,則藉由宗教式的途徑來傳遞,然而真理實相蘊容一切,非關宗教,非關文字語言,惟以心印於道而已。大道無言,需透過言說作為緣引。智者可從中領悟聖教,更因體察法界同一體性,不忍見同胞淪落,則能發大慈悲願。此即真道藉宗教施行之最終目的。

    好!切記!上蒼因應時宜,不以固有之傳法模式示現,汝等亦要深明此理,以便未來推展時會少去許多阻力。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0611.jpg

靈明佛乘宗
2020年仙佛聖示第10篇

大宗師虛空上德人天古佛 庚子年首次聖諭

鎮德堂主席虛空弘揚普化聖帝登台(2020.2.8.星期六)

   庚子端月慶元宵,燃燈啟明開心竅;

   事無礙智性不動,凡聖一念境界超。

   天父、皇母、玉帝、諸天聖神仙佛、眾靈修子及諸賢生等,佳節安好!(眾學員:恩師好!)

   稍後恭迎大宗師聖駕,諸賢生等虔恭肅立,不可失儀。吾暫退一旁候駕。今日諸天神聖仙佛蒞臨,汝等穩健將儀式進行即可。

 

虛空上德人天古佛登台

 

    多寶自性萬丈光,如意合德啟天良;

    光明元辰淨心地,燈傳千秋般若彰。

 

    諸聖佛、靈修士、諸賢生等晚安!(眾學員:恩師晚安!)

 

聖示:

    今日汝等將今春首次聖務來完成,堂主因家中事務不能前來領導。汝等雖尚稱用心,但對於諸多細節方面皆未盡最大的完善,若如此,未來將如何對外界眾生呈現一個成熟道場的觀感?為師等雖不忍苛責,但若是不加以嚴格要求,汝等將如何登大雅之堂?

 

    須明修道本在修心,修行首要對境煉就,故一切外境種種因緣浮現,本即是此生滅無常之有形器物世界之常態。若連此觀念與心境都不能及時觀照,那更遑論實修。

 

    為師不忍苛責,即是能體諒在於人員稀少之狀態下,汝等已身兼數職。或許汝等心中倒會生起:仙佛何以不顯顯神威,令接觸之佛子更加有信心,如此集聚人氣豈是難事?然而真理大道即是如常,如是因如是果,皆為法界規律法則。一個論教育之機構若只會迎合眾生凡夫之知見慾求,那恐離除妄證真更遠。今日乃首次聖諭,吾即不再訓斥。

 

    按既定之課程安排,此週三將恭迎著書旨意,汝等及早準備。

 

      人生無常即正常,勇往向道邁天堂;

      真修佛子真立志,此生立志入聖班。

 

    都說宇宙萬物一體性,因人心妄加分別而形成親疏、敵我。靈性沉淪至此,天心難以挽轉,心性若不提升,恐造成全面性之浩劫。在此牽一髮動全身之宇宙生命共同體之下,每一份子都須從個別之幻覺中覺醒,才不會一再造業,損及眾生,更不利自己也。

 

     人心險惡肇禍端,良知淪喪釀災難;

     戕害生靈自招罪,變異人心業循環。

 

    修道人時時都須觀照諸法因緣之因果關係,不可麻木不知警惕!驚世的災難須有警世啟示好!

    按一般世俗法,今日本是慶祝節慶的良辰。汝等試想一下:在於另一個空間,正有汝等最熟悉的(親人)遭逢喪親之憂,如此人生苦短,斯有何樂?喜樂悲歡終是幻,亦是假合之因緣起滅而已,也正是觀照般若運用之良機。

    汝等有何共研?(韓執行長:恩師方才所言的驚世災難,是暗指武漢的冠狀病毒疫情?)可以當成暗示,確亦是一切眾生造業償受之通例。(韓:大道天書中說,目前所看到的一波波疾病災情僅是小兒科而已,未來還有更可怕的在蘊釀中。我們該如何自處?)如何自處?此問題該是為世俗人問的吧?

    (韓:佛乘修子應該不受影響,繼續正常作息。)修為為何物?乃是明白此「苦」、「空」、「無常」、「無我」循環模式的道理,往更寬廣的自由次元提升。若將意識綁在人的認知上,恐窮盡數億劫亦不得超脫。

    執行長,汝近日相信有靜靜在領悟仙佛所提醒的一些道理,慢慢調整。只要不把仙佛的提醒當成責備,跳出自己的身份立場,將有更深的領納,亦是需要一些時機,幸而汝之心時時能將修行擺在心中,因此必有不同的覺悟。再提醒汝一下:汝可以再輕鬆一點,不要把自己搞得太緊迫。精進很重要,但適當的自在更有利悟道。不必太拘謹,凡事不須太過,用功也是。把心態擺正,適當的用功,心理不要太過份的預期,反而會有自然呈現的功效,尤其是功法。

    oo賢生,汝之根性頗利,只要稍加鍛鍊,即可有效發揮汝本有之潛能。可多前來,雖汝在道場算是後進,但以宿世而言,汝可是老修行人了。(賴副堂主:是老靈魂。)誰不是老靈魂?而且靈魂本無老少。好!可多利用時間彼此研議,不必太刻板。尚有他事否?

    功法之修煉本即是自修自得之事。執行長十分殷切盼望將畢生所證傾囊相授,或許對於不同修煉入門者有一時難以領會之感。為師十分了解汝之心情,但還是不要老是說別地方學不到,那外界會聽起來很刺耳。其他法門亦有其他法門的方法,只要不誤導人走偏,即不必刻意區別。執行長會很在意來區別,吾了解汝之體證確實與外界有區別,只是汝一強調,別人不會客觀分析,只會直接判斷認定。明否?

    好的功法是不會被埋沒的,只是問題要靠自修親證,才會跟汝一樣嚐到那份法喜。所以汝光口說多好,其等一時半刻絕不可能體會,反而對汝滿心懷疑。

    汝等不論如何,還是要將本身之元氣來好好休養一番,若能從中體會箇中玄妙,即會發現對於一些理論更容易契入、理解。

    (譚教務長請恩師過目一些課程規劃)此為禪修課程?規劃十分符合漸進次第,甚好。如此有次第性的課程安排,若能真正做到時,每個主題精神教義重點皆能詳盡發揮,則是能配合上蒼之教化精神,可也。尚有他事否?

    汝等身為堂主的法眷屬,理應多關心。汝等是否有發現:雖堂中事務照常進行,但少了一個堂主出現,不免有些缺憾。其實他還蠻可愛的。汝等每一位都是仙佛心中的寶,不可隨便退縮。好!今日至此。吾退。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靈明佛乘宗
2020聖示第七篇

道濟古佛登台(2020.1.15.星期三)

       道心公正秉天然,濟解迷津登彼岸;

       古風敦厚性純樸,佛心慈悲祐民安。

聖示:人心微妙 善自伏調

       天地間最為珍貴之情操,乃是人之良知與良能展現於世間,又可體察天心大道之無為,在於行為意識皆會對整體之生存環境產生極大之作用力,因此對於大道人寰之氣場,乃為上蒼最重點教化之一環。

       人皆存在自我意識之主導權,足以發揮既深且遠的影響力、感染力、穿透力。此即是人之心念所散發之磁場,其有相互聯通感應之作用,因此切莫小覷自心每個起心動念,更何況是將心中意念付諸行為、語言,那即會形成更具體的作用力道。

       人自投生那一刻起,即受到整體社會環境及當時的生存風氣、民風所感染,此即所謂別業中之共業,而此共業雖相當程度的牽連到自己個體的生存條件,但這都尚屬於物質境相之現象而已。只要是一個自主自律性夠強之人,都可藉此人生之投寄的短瞬時空因緣,來探究人之生命終極之實相為何意義,因此人雖相同處於一樣的山河大地器物世間與無法自主改變的社會環境,但卻也不因此而隨波逐流,反而能將所有不可抗力之因素作為自身成道之逆增上緣。此乃真正能超越集體共業之束縛。

       共業本身有善亦有惡,皆取決於群體意識之正向與負面,故好好善加護念自己那顆「心」,才能長遠地讓自己與整體皆有好的氣場與良善的生存氛圍。故修道之士更當明晰,心識與整體意識,包含整體的生存條件,都是由所有人之念力總和所呈現之狀態。雖成道貴於確立出離苦厄之心,但每個當下皆是建構下一個實相的元素,因此了悟宇宙天心之循環奧秘,皆離不開一心之用。

        眾生心之意識狀態千變萬化,造就萬般因緣與種種契機,總脫離不了「心」之覺受。苦之境眾生皆避之唯恐不及,樂境者皆是眾生所追求,然而苦樂相依,禍福相連,此即陰陽五行之消長對待所必然之道理。若能知人生無常,世事多變,便可明白得失之間終歸是過程而已。取捨終不離於幻,何不早日看清,潛心向道,以有限人身悟無量之真壽。德若能配天地,自可無礙逍遙於法界。

      人心奇妙太神奇,上昇沉淪皆由伊;

      趁早掌理心思緒,莫至歿時空嘆息。

      世上誘惑真是多,勸勉賢生行道德;

      神通顯化境遷過,唯有自性是真佛。

     好!汝等在於勤修聖事之餘,須多把握難得獨處之光陰,好好的靜心體悟,把外攀的心識收斂回來,讓自己有沉澱冥想的空檔,不要讓意識佔滿了汝清醒的時間,明否?34207.jpg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靈明佛乘宗
2020
年聖示第2
無極駕前無極元君麻仙姑(2020.1.3.)

詩曰:
    無極原鄉本靈家,元君尊駕現光華;

       麻仙姑駐鎮德堂,懿旨欽點使命達。

       聖示:廣結善緣 內明外圓

       此期 天父主理之佛乘宗脈,在於台疆寶地立基,此乃 天父運化已久之重大佈局。汝等能榮膺參贊此局之佈化,乃是汝等先天本願所成。而今時機因緣條件具足,汝等能在此末法時局受到種種因素之促成,來共襄此勝事皆非偶然。因此不論目前自我本身經過檢視、覺照,在於理諦與修為是否能夠達標,都應保持十分謹慎面對自己之態度,因修行主要是在修整自己以往不良、不淨、不純、不正之垢穢觀念,唯由自心老實觀照作起,才有晉升、成長之可能。否則窮盡一世寶貴之光陰,仍將六根外放,即永無脫離苦海之可能。 

    真明至道之修行人,必可了悟萬法從心想生,對於五根攀緣之塵境,若仍處於人我對立之思考模式,則根本與至道相違,在於背道而馳之心念作用力下,恐會陷自心於痛苦、煩惱之深淵,故修道主軸方向必須明確,尤其當以自己之生死大事擺在首位。如此即沒有閒工夫論及他人之修為如何。觀現今不乏殷勤研理之人,總會喜好將自身對道理之體會提出與同參共研。然而真理大道本是無限廣博,甚難言會,只能親證,難以言傳。故修子彼此在論道說理之時,總會出現種種分歧之看法。有時甚至造成爭辯,如此又悖離大道本然之和諧狀態

       修行修煉自本心,言語道斷添無明;

       誠懇交流結法益,秉心正邪呈效應。

       內明自性寂常靜,外圓諸緣好修行;

       勇猛勤學真精進,莫論旁人境界評。

       當今科技普及,修子於傳播媒介發表個人修行見地,本是一樁美事,可悲線上佛子本身修為境界參差,又凡心意識作祟,即造成共修園地淪為較量高下之擂台。如此真非上蒼所樂見。

        一位實修之人首先要俱備一個重要的觀念,即是重點式的反照內觀,將向外的意識心收攝回來,否則徒增人我之矛盾對立,終與修道無益。

        面對外界任何因緣,皆要以平常心應對,不論任何言語、評論,都需以善解之心來提供自己成道的良緣。善待所有人、事、境、物,恭敬萬有,自心不先生起對立、衝突之妄想,一切人、事、物皆是來成就自己的。當感激、感恩,運用智慧來圓滿,若發現自己確有不足之處,更加要感懷所有以任何方式提醒自己之善知識。如此心中永遠無有敵人,則真所謂「仁者無敵」 

       不論對於咱道場有任何看法,身為主事者都要有虛懷、謙卑之態度,才足以廣納百川,匯歸法性大海。

       主辦道場量必寬,順逆因緣盡安然;

       巧妙待機來圓滿,方可堪任佛乘擔。

       明春天界對於靈明佛乘宗、懿敕鎮德堂、中華燃燈印心協會,皆有天界聖、神、仙佛之重要佈局,以利汝等順利推展。汝等在於真理領會方面要更加強用功,才足以面對外界之種種因緣挑戰。所謂挑戰並非與之敵對,而是向自己過去的不良積習挑戰,並且只許攻克,不許再淪陷於自我的三毒習氣之中。

       汝等配合上天行使天命,雖咱等不主張汝等陷於神通顯化之迷思,必有仙佛默默相助,汝等有時可放心去接受指導。所謂指導,可能是以種種方式。只要汝等真心誠意,一心向道,必可得到起啟發。

    佛乘之所以與眾不同,即是說一體而能真正由衷實踐一體平等觀。了知否?好!今日至此,吾回天也。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4206.jpg

靈明佛乘宗
2020
年聖示第1
濟公活佛降(2020.1.1.)

偈曰:

    人間教化淨妄思,超越執相啟聖智;

        巧妙接引諸眾生,和氣誠意聖務施。

    聖示:突破對立 智慧應對

        人世間應機、應緣來啟發諸多因緣之聚合,因各別累世之因緣關係,因此在於時空的流轉促成之下,形成不斷相續的交流。如何善待隨機浮現的人、事、境、物,則是當今在提升、成長、回歸,心靈淨昇的一大課題。
        當下時代乃是雜揉著過去遠古的朝代,與當今廿一世紀的科技時代,人之思惟隨著種種科學的印證,已然需要將過往的局限性眼界來突破躍昇,否則心態、視野若仍受到有限的思想框架阻礙,即甚難跟上宇宙時代的巨輪,一齊揚升。
        人之所以會受到外界種種情事左右自心之穩定,皆是因為內心尚無法達到心無所礙,無所求,無所恐懼,因此只要是可能造成心裡得失的現象,即足以動搖自我心中之意志。

    一個主理宣化真理的道場,可以隨順眾生之需要,而安置種種有形有相之設施,但主要是主理道場之主事本身內心是否清楚明白,此紅塵任何一切「相」皆是一時應緣而生,應機而用也。故面對外界質疑之聲音,當然需要友善、並予以重視。只是自己本身要有一定的明瞭,否則若對外界的建議毫無判斷而照單全收,如此必會合了某甲之意,形成某乙的另一種看法。如此身為主事者又當如何?

        在無傷大雅的前提下,汝等可以斟酌,但若已是違反本宗脈初始的宗旨,則自己必要有智慧來抉擇。

    目前要在台疆寶島以宗教形式展現,首先必會遭遇一個必要面臨的問題,即是五教,甚至萬教之歸屬問題,此是一個嚴肅的課題。但在於大道之前眾生平等,僅是以各個不同的教化形式來教育眾生回復原始的本來面目,雖然純粹的教門、單一的教育方式也能引度眾生提升靈性。 

        但所謂「佛乘」並非以人為代表人物,或是以特定的法門而稱之為「佛乘」。一般人正是因為思想都過於刻板僵化,因此造成「佛乘」之道契入無門。

       汝等未來將面對所有不同觀念、不同思惟境界、不同信仰之眾生,有者不一定能虛心走進來,以求知的心態來與汝等交流,更多是自認為充滿好意來指點汝等有何處是需要改進的,甚至是破除的。 

       汝等當以何態度、何心態來面對與理解,則是其等若以不改變則恐怕無法發展,或道場中充滿多麼不良的氣場等…,則足以影響到道場裡學修的人之心理。故汝等本身之真理有否落實,有否入心,則一試見真章。

    ()然!當然要以禮相待,畢竟世上能受「佛乘」心法者,並非是所有人都能領會。因此即使汝等能懂,亦要保持慈悲、平等之心,以耐心慢慢去感化。 

         在發揮顯化之前,皆必須通過心理上的測驗。汝等認真向內在淨化,即可以有效減輕、降低魔障。好! 

         黎明將至天未開,吉祥禎兆喜願來;

         內心光明招好運,超凡入聖局開泰。 

        平日之教化即是時刻皆要入心,遇境即智愚悠定。身為要職,其心之所向,攸關全盤整體未來之運勢。雖佛乘應超越此陰陽運化,但一日身處紅塵,一日則要明白善化陰陽,利益蒼生,是為修身、弘法之要旨也。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1224.jpg

靈明佛乘宗
中華燃燈印心協會

2020年聖示第68篇

藥師琉璃光如來 (2020.10.17.)

 

智慧福德廣增延,

發心立願引良緣;

集體善念成聖事,

凡聖如意功德田。

聖示:善心滿願縝密實現

    人之生命進化過程需要累積諸多的人事因緣,來成就此生之進化歷程,並藉以增添本身之福慧、陰騭德行。在生命成長的歷程中如何減少阻礙,迅速增長福慧,則要於生存的經驗中取得更為有利的資源,故凡事皆要盡心,且縝密地作長遠的規劃。這是人為因素需要作到的。

    上蒼可透過種種因緣的牽線,作為無形中的引緣與促成,故人為的謀劃乃是至為關鍵的因素。上蒼即可配合人之作為,創造無限可能的實現。明否?

 

佛學釋疑

學員問:

    六祖所言,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來立功課。靜坐是否應有思惟?

 

藥師琉璃光如來示

    首先來回答,靜坐時當不當有所思惟。其實靜坐之目的要先明確:是為了調柔身軀中之氣場而坐?或是為了參悟道理而坐?

    若為了參悟道理則為禪坐。禪坐時要不要思惟?若以這樣的方向思考禪坐之真義,早已失了禪之本意。禪者其實早已不拘泥於任何形式,參禪悟道可以在任何靜默澄心之時自然顯現。因此不拘於坐姿之時,而謂之禪坐。

    當人處於靜默安坐之時,較容易止息識心妄想,此時先天靈炁、先天靈覺較能有靈光乍現之機宜。故一切皆發生在不期而遇的剎那間,沒有預想,沒有任何事先的期待,才有可能將身、心、靈、氣安處於那樣的條件下。那汝認為靜坐該不該有思慮?該思慮什麼?

    靜坐時身心皆處在止息、安定之狀態。身定、心寧、氣勻皆是為靈光乍現創造一個有利的條件。身定有利於心靜,心靜有助於靈明,靈明則有般若正觀的智慧顯發。平時可能想不透的道理,在靈光乍現之時,可即刻通達了悟。

    有者為了迅速見到效果,使氣脈通暢,而以意念去帶動引導。這僅是為了達到初期入門的方便作法,但真正的先天功法即不再一直依賴意念,否則意念反成為進入先天道的阻礙。以意導氣是剛開始不得已之方便作法,也是考量到初學者本身若毫無感覺,恐持續不了修行的信心。一般在沒有完全進入先天軌道之人,可能仍多少受到五行陰陽的制約與影響,但若心理上一直太過在意這些有為法,是很難進入空性無為的先天聖道。

 

學員問:靜坐需要選擇時辰嗎?

藥師琉璃光如來示

    簡單說即是:一般人,就是所謂沒有帶特殊天命的人,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去參考坊間諸多適合靜坐時辰的版本,但一位已經啟動先天本命之人,則不可能還受到這些陰陽五行的限制。

 

學員問:

    真如自性不來不去,如作夢;夢醒還無,本不動。因覺性作用而出現分差,成為佛、菩薩、眾生、萬物。此一說法是否正確?

藥師琉璃光如來示

    真如自性不來不去的說法,是為了幫助修行人破除來去、有無、得失之迷思。不來不去之真義乃是因為萬法不離本宗,此宗者道也、性也、真如本體也,故謂之不來亦不去。如夢若醒還無,本無動搖,此乃真如之金剛體性。覺性作用,既依止於覺,則不復再迷。

    以覺性作為佛與菩薩、眾生、萬物之分差,依汝之意,覺性完全展露為佛,未臻至覺性完全發顯者尚在菩薩位階。眾生者雖覺性不離各體,但成份極為稀少。又眾生泛指諸多道之眾生,即使是人道眾生,覺性高低、顯露多寡,都分差甚鉅也,萬物更是品類分差良多。

    覺性理體本不動搖,所以論說覺性高低已不正確。汝方才提及一個關鍵,真如本體狀態為圓覺,受染成識則覺性受到蒙蔽,不能顯露。菩薩、眾生已落入意識等級,惟有佛才是真如完全發揮之理體。佛的功用不宜以識來描述,但可以「覺」來詮釋。佛之功用謂「覺」,其他功用才謂「識」。相同為真如之用,相同為性之功用,未臻佛境,起用謂識。佛之覺性起用,曰佛之智智,不可以識來描述,因識仍在變易不定之層次。

 

學員問眾生是否為 天父、老母的分靈?

藥師琉璃光如來示

    此論點,以人的理解,是為了讓人明白:自己的靈識來自於何?但這樣的說法充滿了人之思惟邏輯的侷限性。第一,不要將眾生的生命起源想成人類繁衍的陰陽父母所構成,但宇宙天地間確實是因為這樣的乾坤元素形成眾生的繁衍。如何既能體會那樣的陰陽造化原理,又不受人類想像的思惟邏輯控制,是一個生命全面進化的人需要突破的重點。

     分靈的概念其實以演化觀點,並沒有錯,只是一旦認定自己是分靈,在意識上則產生一股深層的分離感,要回歸本體(母體)則增加了一層困難。

 

學員問:

    分靈後是否因已沒有佛的知覺性,才使靈等因染垢而流浪生死?

藥師琉璃光如來示

    次序顛倒了。所謂的分靈即是性的特質屬於空性,空性隨宇宙能量的分布、觸及、波動,形成意識之染垢,以致不復原始輕(清)盈之炁,再層層堆疊,累加意識塵垢,故流浪生死不止。

 

學員問:覺性是否因為分靈而不再具佛的知覺性?

藥師琉璃光如來示

    既已分離,覺性光明能量則降低,汝基本上想得沒錯。並非上帝把你們分離,是靈覺起波動、受染,才回不去。要回歸,先忘記自己叫分靈,憶起我本即與上帝合一。明否?

    循環之歷程,上帝粒子形成小我意識之幻覺,收圓回歸合於大道,即回到 天父、上帝的懷抱,回到合一之一體狀態。

    覺性不能顯發,不在於高低,而在於後天意識的強化使得覺性的光明被遮。覺性一直都在;輪迴從來不存在。悟通了,就能回歸自性本體。不相信,有絲毫猶豫、執疑,則入不了性體。

    慢慢悟吧!理論理解並不難,難在眾生「多心」。心成識障,離心障才是成道的大工程。其實若落在修心的工程中,那是十分曠日費時的。不認「識心」,只住真性,才是成道的捷徑。汝說本無心,這是站在自性真如之境未應緣轉性之時,可以謂之。但眾生沒有這般境界,如此說法只會讓人感覺汝之思想有問題。

    所以法要應機而說,因為沒有效果反而會造成毀謗。即使是佛在世,都得觀根基說法,何況汝等尚未臻至完全證悟。有時說了人不信,有時說了人妄信,產生了妄想,更加強化邪思,因此要慎思。有人聽了就信,卻沒有深刻體悟,容易入魔走火。但對相當根基者,倒是可以互相研究,只要不淪為爭辯即可。

    所謂無始無明也是人道眾生設立的名相,都是為了幫助修行人理解宇宙真理實相,但若為了求得一個標準答案而起爭執,那即失卻了當初設立此名相的意義。依汝之理解,無始既然是幻,那即從來不存在。何有始終?為師說,這樣的理解合於空性之理,但若有人之論點以另一種論述,一樣不離空性正見之理,則無須爭個孰是孰非,那沒有意義。可以越辯越明,只要理解、悟透、辨明真相即無妨。吾提醒的是不要為了求一個唯一的標準答案,同人起爭辯,那即失卻辯論的意義。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9077.jpg

靈明佛乘宗

中華燃燈印心協會

2020聖示第69篇

大宗師虛空上德人天古佛 (2020.10.23.)

能量衝突成對立,

心念調柔和旋律;

軸心原理性發光,

集結善願盈道氣

 

聖示:境為心之映

    宇宙間分佈了諸多不同層次、境界之靈等生命,其能量之精純或混濁以及頻率振動之高低,皆取決於心之功能所呈現之作用力。而能量之強弱、大小力道,只是構建現象的條件以及成形快慢與質地固弱的因素,但其內涵的功能則與能量的品質有直接的關係。

    能量若在現象界形成兩股氣勢之交互作用,在互相衝突、不和諧的狀態,會成為互相傷害的力量。世人時刻都是在能量的結構作用下生存,卻甚少有人明白能量對生命層次、境界所產生的微妙且巨大的影響。

    有覺知之人會相當謹慎地面對自己所處的環境,因為環境包括了人與人、人與境相、人與事、人與自然界的微妙牽引關連性。但自己是受環境所制?或是可以徹底主宰自己的心,不受外境所牽、所轉、所動、所迷?這些都是取決於自己的心智能量高低而決定。

    凡俗之人遂波逐流,心無主張,猶如無根之浮萍,隨著業風漂蕩,患得患失,心無安穩,懷著恐懼不安的意識。一旦事境來臨則緊張慌亂,不明始末,亦不知何去何從。加上輪迴已久,當記憶體中的特有習氣遇到外界不合己意之種種人事因緣時,即產生人與人的意識能量衝突、磨擦的現象,成為人類煩惱、痛苦的來源。

    心在行使意識作用的每個當下,都是一個轉化心性、向上提升的契機,只要心念能達到與外界的一切協調、和睦,那即是內心智能啟現的映照。

    軸心原理:每個人都是以自己的心念為軸心,向外發射念力波率。心念波率發射出去之後,必定有回饋反射的反作用力出現,因此必須將心念提升到最空明的境界,才能更接近高次元以及宇宙核心,成為顯性、發光的光明能量體,此時二元性的能量衝突早已不復存在。

    拉提心性能量的有效方法,即是於相中把自己定位在能量場的軸心地位。一個在聖境、聖者的生命體,即會吸引更多能量頻率相同的生命體集合在一起,以龐大光明的總和能量,將頻率較低的生命體向上拉提。這即是自覺利他、覺行圓滿的過程。當其他比自己低頻的生命體因受到自己幫助而提升之時,高頻者的法身能量也在同時擴張壯大。

    哈哈哈!又透露了宇宙的天機。汝等若能真正悟入,必有充滿法喜的輕安。

    拋開負面能量意識的糾纏,勇猛地朝正向、光明的大道邁進。心保清淨、意不旺馳、念不動轉,方為真精進也。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0830.jpg

中華燃燈印心協會

靈明佛乘宗
2020年聖訓第55篇
本師釋迦牟尼佛 (2020.8.15.星期六)

 

修證了悟用心參,圓覺菩提般若觀;

二元意識生分別,論他境界自性耽。
聖示:

  1. 下化真理功用是用心去參自己。
  2. 佛學釋疑

    今日降來,對於賢生所提問之疑作解答。在未開始之前,為師再重複叮嚀一下:咱佛乘道場仙佛下化了諸多真理,皆是提供給予佛子當成自我修證過程的啟示。汝等首要任務是先把自己的佛性開顯出來,但為師觀察汝等至今最大的問題,則是經常把仙佛所下化的道理拿來檢視別人的修為境界,或是以此為檢討旁人的依據,用在觀察別人身上,因此產生了諸多理念上的認知衝突。

    問題不在於沒有把道理爭論清楚,而是出在沒有先把仙佛的聖示用來檢視自己的不足。這是此世界所有眾生共同的毛病,都把心神外放,把有益於自心提升的資糧用來判定別人的程度與境界。這是沒有太大效益之作法也。

共修佛學釋疑

學員叩問:

    一炁能量的狀態,以及如何增加一炁能量。

本師釋迦牟尼佛示:

    汝問一炁能量的狀態,吾先來打破汝的意識框架。一炁能量充塞於全宇宙之中,故  天父方言:「一切是天父,天父是一切」。這是在一合相的境界論一炁能量。

    吾明白汝所想了解的一炁能量,已經是狀態、分佈、境界、層次殊異所呈現的不同形態。言功能,所有一切,包含汝看得見與看不見的能量形式,皆離不開一炁能量的功能。

    汝言如何增加一炁能量,這是因為汝目前無法完全融通一炁能量,故認為需要透過方法來增加一炁能量。其實汝這樣的問法,本身即有問題,因為一炁能量是一切能量的總和。只有在汝的小我意識概念下,才有增不增加的問題。若言增加,即不是混元一炁的元始狀態。能增加的是汝的荷載,即所謂汝未完全證入法身時的載體。這載體擴充,能量自然增強,能增強的只有這部份。至於先天一炁,則是元始真如的無量、無限。

    身體僅是擴充意識的工具與媒介,是意識形態化現最粗重的一種狀態。汝應該聽說過:天界其他次元的高靈等生命,越高維越沒有色身載體的侷限。人因為凡心意識而困陷在乙太能量的彼此意識糾纏之中,困陷較深的眾生,甚至連星光體的層面都觸及不了。如此如何增加高品質的振動頻率?如何進入清輕之炁的先天一炁能量體?

    所以先別想太遠,先把人我、高低的對立知見完全放下,才能真正進入空觀境界,否則只要有細微的人我分別與自傲的高低錯覺,是無法進入平等性智的境界。當進入四智圓通境時(註: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達到一炁能量的真正狀態,汝才可能親證,而非僅是看仙佛描述而已。明否?

 

學員叩問:
《圓覺經》講修禪那達到心寂滅而成佛,這是因達到空境而得到能量的天啟嗎?如密宗?

本師釋迦牟尼佛示

    汝言禪那達到心寂滅,若能做到,這到了「止」的境界,還要進一步進入「觀」的功夫。成佛達到「空境」,所指的是知一切幻化因緣不實有,謂之入了「空境」,但佛境不只停留於空境而已,更要在真空中顯發妙有。

    入空境而得到的能量是否為「天啟」?真正證入空境,必不執於「空」,這境界則能應緣顯化一切。若將入於真空妙有之境謂之「天啟」,亦非錯誤。所謂真正「天啟」,並非以人的思惟角度,以為是外來力量的操控,而是接收者本身的頻率、心性達到一定程度,才可能接收到來自宇宙、即法界的體性智的同頻共振效應。

    密宗非指特定的宗教派別而謂之。真正密宗是修子已能親證自性如來之密義,並依此為本身修證的宗要而謂之,故契佛(如來)密義,則能自如開展「天啟」,是有絕對關係。

 

學員叩問:

人心所發出之念波可停留虛空多久?

所產生的正能量與負能量會在虛空中相互抵消嗎?

本師釋迦牟尼佛示

    念波的影響隨心意識的強化、執持、串習、相續有關。能停留多久,則攸關以上條件形成的支持力量能持續多久,但探究念波的影響有多久,意義不大。探究如何頓斷,把幻心、妄念止歇,直超頓入本覺之性,才有意義。汝說對嗎?

    正能量和負能量在虛空中,是否可互相抵消?可與不可都在於人心的運化,因為人心執在迷幻之思惑中,故認定能量有正有負。一般未入圓通境界之修子,忙於在正負兩造之間,想以正義來消滅負面,殊不知正負,乃因識心妄認而確立之分別能量。兩者皆不認,即刻出離幻境!那汝言有沒有抵消?在陰陽二元境界可論及抵消之可能,但在一合相、一境性之境界,言抵消反而是強化意識的陷阱。明否?

 

學員叩問:

真如本靈因是空性,是否為了進化而入於有的境界,來體會有的歷練,進而達到空有一如,成就佛之法身?

本師釋迦牟尼佛示

    汝這樣問,表示還沒有真正通達了悟。真如本性具有空性的特質,但不能以空性來形容真如本靈的全部狀態。汝最大的盲點即是在空、有、空有一如之間分別,因為這些都是藉由聞、思、修的理解概念而來,還不到真正的證悟體會,故汝才有這樣的迷思。真如本靈不是像修子所想的那樣。真如元始的境界不是僅偏在空境之中,即昨日汝等所提及的「動者靜之基」。真如的狀態,非空、非有,才是真如的狀態,不是將其定義在空境,由空境才次第性的演繹。空中即有,有中亦空,才謂之真如。

    所謂無始無明,因為相有同時究竟歸空,亦從未存在,故謂無「始」,根本不存在,何有始終之定義問題?見性即明不生不滅,無來無去,不增不減之道理。修子最大的障礙即是在有無、分別的意識定義框限自己的本明,對外界挑起紛爭,與真道越離越遠。不修可能還有機會回天,修了因為知見的錯謬,反而自障(智障),誤人不淺矣!

    時下流行以生命存在宇宙之間是一種來經歷的說法,這雖以某層面來說,並非不對,但生命存在的因素在於法界大宇宙中,有各種不同意義存在,故頭腦可以善加運用,來幫助現世應對的需要,而最重要的是在生滅無常的現實環境中,藉境相體悟不生不滅與無常空性的變化與玄奧,成就佛的法身。

    法身遍滿十方周遍法界,所有法界皆佛法身。如何成就?首先,先把小我幹掉!否則一切免談。說太多,連起步都沒有,如何不增添幻想?待汝的境界已進入時,為師再引導,否則反而會成為汝入門的阻礙。明否?

 

韓執行長問

    方才恩師談到先把小我滅掉。之前仙佛下化許多佛知見,包含不執著、不分別、入於純一、脫離二元、離相、一體觀等。然而若能做到「無我」,以上的一切都能達到了。

本師釋迦牟尼佛示

    是可迎刃而解。但得先要求自己做到,收攝向外攀附的「識心」。功法僅是幫助攝心、調伏浮躁之火氣。若是本心不能自主,仍由識神奪權應對,再高明的法門下化,對修子一點說服力都沒有。行為處世是給人最大的展示,識心若不降伏,修什麼功法都無效,包含虛空妙傳心法也一樣,反而辱沒了仙佛的下化。

    傳法者自己的心氣首先必要降伏,從內到外散發一股祥和之氣,則不怒而威,才能領眾。

 

學員叩問:

    連仙佛下化的真理與佛知見,最終都必須要放下。

本師釋迦牟尼佛示

    其實不執著就放下了,刻意要放下,說明根本放不下。知識會不會障真智,不是知識本身的問題,而是人執不執法的問題,這才是所謂的心法。心法不在外有,而是從真心而起用。

 

學員叩問:

    能證悟佛所傳之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是否即已明心,能與法身諸佛菩薩相應,常住如來大定,長樂我淨,解脫自在?

本師釋迦牟尼佛示

    汝所提非問題,而是汝之感悟。理論無誤,貴在親證而已。汝所言之方法都可運用無妨,只要不執著任何一法便是。能運用必有效力,但心生執著時,卻反而會障道。

學員叩問:

弟子於靜定中眼前出現地球形象,舌根以一種自己聽不懂的語言對萬物生靈傳達內心的光與愛,希望地球能化解氣候變異與瘟疫等災劫。這是否為著相?

本師釋迦牟尼佛示

   這是顯化的功能無誤,可運用,但亦僅是成道之前的沿途風光。了解、不受綁,即無妨。不執著是主要,應緣開方便,只要汝有本事不陷入即可。

(學員:…)皆有!初期會累,是因為尚未完全取得與上天能量接軌的管道順暢,待頻率校準時,會好一些。千萬不可執迷,自然、不造作,亦不必刻意強壓。明否?

    目前所能觸及的亦僅是此宇宙而已,尚有多元宇宙。汝言守在身軀中的任何竅門,都是修煉的使力點,可運用。於不斷提升、進化之後,必會突破這些侷限。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0847.jpg

靈明佛乘宗
中華燃燈印心協會
2020聖示第67篇

宗師燃燈古佛 (2020.10.15.)

燃起心燈顯佛智,

燈火光明破迷癡;

古老金仙自如來,

佛光朗耀自性師。

 

聖示:空中妙有

    成道乃是能於真空中生發妙有、妙智。一切如來皆已入於平等本際之體性光明中,則可參贊天地宇宙化育之德。人若冀顯揚佛性、發揮真如,必當以心之妙功用展現德能之大功,此為內功之具足、自然發揮於外德之展現。

    生命之緣()起乃由宇宙之靈能透過波動,即所謂一念波動而生妄識,乃起了別功能而成一股作用力道,於波動粒子產生量子糾纏,形成識變之初因,加上一道行動力之催化,凝結成為一股聚相之能量,則是由虛無空靈之氣不斷強化,不斷凝聚,不斷成形,乃至於構成俱體性之物質與力量強勁之精神、意識、思想體。此乃天地間循環不息之原理。

    人欲溯歸本源,必要一步步由相、由狀、由能量的轉化,乃至到由心識之轉化,將心識造萬象之原理反過來,用來轉凡心世識為聖性佛智,此乃成道之根本原理。

    人由於不明晰整體宇宙演化的奧秘,則在修行的歷程容易偏重於修心研理的層面,而忽略了質能之間的微妙關係。心識的層面主要是心、意、識、觀念、思想的各項交互作用,其間更重要的元素乃是心念、意、識作用中所形成的能量品質,因此人的觀念僵化、意識固執並非僅是不懂得道理而已,還有一些更重要的原因是身不由己。所謂的身不由己,即是此生命的能量頻率受到嚴重的干擾,因此總是想不開、悟不透、觀不清、放不下、斷不了。這再再是因為此人的身、心、靈、氣的層次處於低頻劣質的狀態。

    世上有些修行法門是運用波率的方法,如持咒即是一種以音波能量來淨化磁場,但音波的發射體本身必要有一定的引動能力。所以法門中才有一法謂之「耳根圓通」,此乃是運用宇宙間微妙的運化機制將生命的層次由下往上拉提。

 

生命密碼關頻率,

宇宙演化為演繹;

生生息息按法則,

導入軌道回本體。

 

    人身()中最為珍貴的乃是佛性;佛性最佳的展現在於顯揚性德。顯性揚德必由善願;善願無為則有大力。

    勉諸佛子善加珍惜此有限人身,趁早實修,無私奉獻,無為付出,立定人生最崇高之生命價值,並予以實現,方不負此生恭逢佛乘正法也。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靈明佛乘宗

中華燃燈印心協會

2020聖示第66篇  (2020.10.8.)

阿彌陀佛 

同頻共振互提引,

意識糾結落低頻;

宇宙能量廣分佈,

聚集善念祥和情。

 

聖示:共振效應

    人入於此物質宇宙之中,受到物質能量相當程度的影響,若能有心靈導師所謂靈性覺醒之善知識來相互導引,則可相當有效地將整個空間散佈的能量磁場淨化,甚至達到淨滌人類意識的負面磁場。故人需懂得慎加擇友,此乃是一種意識提升的重要條件。

    生存環境會有一定程度來左右自己的思考與觀念,而思想、念頭又是一個人的行為依據,故決定了此人的生命未來之狀態。

    人若經常處在低潮、負面情緒的環境,會相當程度地影響心智,但反過來
,若一個人能經常親近好的氣場,則會在無形中提高本身的心智與軀體健康的改善,因此才有道場鼓勵人們要親近好的場所,甚至道場,來接受佛光加持普照。

    一個道場中有沒有道氣,跟道場中成員的心性與修為功夫有絕對的關連。若習道風氣盛,當中之成員經常在這樣的環境薰習,八識田中的記憶種子,甚至是業因種子,皆能受到一定的淨化轉變。這是辦道場之主導者須明晰的道理

    反之,若一個團體經常處在紛擾是非之中,則意識能量不但難以達到共振
,卻成為一股干擾彼此、拉低心智的障礙。因為負能量、負面情緒、陰暗不淨的思想以及意念本身荷帶著一股不良磁場,不但影響事務的進行,甚至影響軀體五行與精神狀態,那不但沒有加分,反而相互抵消、耗損自身之福德與智慧。此不可不慎也!善加選擇同行善知識,是增添本身福慧之重要機緣。

    凡人識心熾盛,喜好論及是非對錯,不明如此於事不僅無益,反而使心更加不清淨,故道場之基本精神必須能為整體社會帶動一股清流才是正道。

 

修行證悟非造作,

快樂喜悅合天德;

平直善良為根本,

良師益友當揀擇。

 

    辦道之目的即是創造人間淨土。先前諸天聖佛下化了龐大的法理資糧,皆為俾益眾生回返本心如來清淨地,故掌舵者須掌握主體精神,時時體察天心,重於自證,方可產生此宇宙間最珍貴的能量提升之共振效應。

    過去已逝,不必再提。從今以後,人人皆須要求由自己做到符合佛乘之精神,更不可有任何分別與怨念,如此才是真正明白空性無常之真諦。

    道場最重要的是重於教化,配合溫養人人身中(心中)之道炁。道炁有時也在於集體專一學修研理之時自然盈繞,有時心處於空靈清明之時,先天靈炁、智能也在無形中富足,故為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修性理亦要在定中方容易悟入,理則亦能在空寂、清明之時貫通,實為相當玄妙!主要是先離相,去我、法二執,才有進一步得力之可能。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靈明佛乘宗
中華燃燈印心協會
2020聖示第65

虛空上德人天古佛 (2020.9.26.)

法門無量應根器,

下化接收非唯一;

眾生皆俱如來種,

心與道合契太虛。

 

共修佛學釋疑

聖示:無量法門層次殊異

諸聖佛、眾靈修士及諸生午安!(眾學員:大宗師午安!)

    今日又逢佛學釋疑,吾特登台來針對汝等不明知問題作出開示。

譚教務長問:

    虛空妙傳心法就是靜心、調頻、能量共振,所以燃燈心法就是虛空妙傳心法?時時帶功即是保持先天頻率?

 

虛空上德人天古佛示:

    譚賢生所述,確實每個心法之間的確有密不可分之關聯性。汝所言,尤其是心之作用,更是達到整體串連之主要。所謂心法,皆不離一心之作用力。心是引動能量的必要途徑,至於達至共振,此確實需要經過調頻的過程,因此先前仙佛藉以執行長所熟悉之功法,曾不斷想要透過仙佛的不斷調整下化,以達更上層的頻率境界。而「上層」並非仙佛標榜咱宗脈如何與眾不同,如何殊勝
、唯一,乃是透過功法引動作為媒介,將佛子之身、心、靈,乃至於氣往更上層的至道虛無、幽明之境界提升。

    譚生所言恰好已提及咱宗脈法門的共通連貫之重要性:妙傳心法、燃燈心法、甚至是真言密法等,皆有一定的相互作用。

    虛空妙傳心法是上蒼下化的一種管道,但此因為人心有時空背景與下化因由之認定,尤其此虛空妙傳心法下化當時是給予韓生來作為帶領眾生學修的背景條件下所示的。故吾今日藉此機會,把妙傳心法之真實內涵剖析清楚

    虛空乃是宇宙所有之一切總體,而謂之虛空之真義。妙傳者,一者宇宙能量之散發源頭,一者人界有接收管道之媒介,亦即是「人」。心法則是能夠將此股能量保持在不變質、不偏差的重要環節。因此仙佛不止一次提醒韓生要時時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因為是不是「虛空」、「先天」、「道炁」,與此有關。是不是得妙傳,也與此有關。是不是「心法」,更直接決定引動能量之本質。因此止息妄念、無我、無執,達至見性,乃至契印真如,與佛心相印,沒有一項不是需要安住在道心無為之狀態。

    其實功法本身並無問題,僅是藉由引動者為媒介,將能量下化,甚至也與集體的心念有直接之關係。

    為師再以另一個面向來談談所謂的心法下化之目的。能夠永續取得與高維能量貫通的心性,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唯我獨尊、得天獨厚的意識皆不符合高頻的狀態,反而心無所執更能合乎於虛空法界的極至寂靜。心法不侷限於任何形式,主要是一顆無為、無所畏懼的光明心地。韓生確實有能力引動能量,但若心生執著,即會落入於後天氣。其實任何人只要是心地光明、心量弘大,都有引動接收之能力。這也是韓生一再強烈要求全員盡速達成的狀態。

    在執行天命之同時,同步提升自己的靈等,即能順利接收天啟。所謂天啟乃是印合天心,展現自性如來妙智,而不僅是上蒼的工具而已,因此自覺、自信與恭敬、依賴之間的智慧拿捏十分重要。

    不可太過強調虛空天界,亦不必刻意標榜先天炁,但又要掌握那樣的狀態
。汝等認為很矛盾嗎?因為心與道合是契入太虛之基礎,先天一炁自然任運、流淌,自己明明白白。若總向外人道,不但外人難以體會,又可能造成執著的疑慮。

    時時帶功,保持先天頻率。帶何功?先天頻率是何狀態?帶功是一種能量,乃至訊息頻率的住持狀態。而先天頻率是一種佛心之狀態,例如:光明、慈悲、智慧。先天頻率的持恆,可以以任何的德徵散播,來利益蒼生。這即是先天頻率的功用。

    其實時時充電,看似獲取的動作,實則並非如此,反而是煉化後天氣的轉化過程,而煉化的要訣即是止息識神的作用。此乃宇宙真理,萬教歸宗之法本沒有不是從定靜中來的。明否?

    法身能量充沛、無方無際之境界,唯有佛佛道同。諸佛同一法身,光光相融,無所礙,即可達到無際無方。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靈明佛乘宗

中華燃燈印心協會

2020年聖示第64

鎮德主席虛空弘揚普化聖帝 (2020.9.25.)

迷時師渡覺自悟,

佛助彰顯自真如;

根基智愚暫安立,

萬法歸宗復性初。

聖示:不變隨緣 隨緣不變

    佛乘之主軸精神乃在於不變真心,隨緣引眾,故方便與究竟、世俗與勝義之間,當懂得靈活運用。任何偏重於一方,皆難以於紅塵中入世行出世之廣行利益有情。

    迷時所遇之善知識乃至世上順逆因緣,若能善觀、升起妙慧,皆是成長提升之津糧。因迷故須良師來引渡,然而即便在佛乘第一手仙佛直接開示,皆是俾益修子能開顯自性佛智,切不可反而成為自覺深觀之阻礙,因為眾生慣於依止外力,容易養成依賴,因此在臨場第一手接收仙佛智慧法語下化之同時,必要泯除飄忽之動亂心念,放空歸零,同步接收仙佛之智慧訊息與能量之加持,因為泯心息慮反而更容易契合當下之能量頻率。

    仙佛直接臨壇開示,乃是汝等目前共同認定最為殊勝之時刻,但為師等必要提醒:所有仙佛的開示最終的目的並非以建立仙佛威信與名聲為目的,其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俾助佛子見至自性本真之如來光明。汝等切莫入於寶山空手而歸。所謂寶山非指外在之寶山,乃是每位佛子自性之中本來聚足之佛性、如來寶藏。

    佛乘之殊勝汝等若已真正生起正信,即無須多加著墨,需要多加用心開顯的乃是每位佛子自心的如來大光明藏,絕不可本末倒置。

如來不從心外得,

隨緣引眾運般若;

境界無須多標榜,

重要性德同道合。 

    根器與智慧皆是眾生心境相應之境界,因此謂為暫時安立之假說而已。聖人知悉一切眾生自性平等,豈有智愚及根器之殊異,然而現象界卻有如是相狀,因此得法之人必能透過種種方便、權宜,因勢利導眾生返歸於初始之清靜圓覺。其前提導航者自己心之方向必須十分明確,方有引導之可能。   

    再次叮囑咱佛乘之核心成員:必要明白佛乘之主體教義與次第接引之善巧協調性的搭配。只要把持基本原則,即不易偏失。首先,依法不依人,即使仙佛下化之真理,亦要親證才有實質自利。再者,依義不依語。勝義理諦(第一義諦)皆指向唯一真理,即是萬法空相、空性妙化之微密如來密義。密而不顯,顯而不離。三者,依智不依識。聖智難會時即是眾生輪轉相續之苦根,故淨識離妄方得開顯佛智。最後,依了義,不依不了義,此乃不令本心蒙垢之依止。吾今日以一般佛學耳熟能詳之例子當作對諸生之勉勵,此乃修辦道場不可偏頗之基礎觀念。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靈明佛乘宗

中華燃燈印心協會

2020年聖示第63

玄玄上人 (2020.9.19.)

宏觀微觀至深觀,悟本捨棄識心纏;

宇宙奧祕極浩瀚,跳開人心悟自然。

聖示:法界微密 道循自然

佛學釋疑:

  • 先有雞或是先有蛋?
  • 如何使自己內心學會更加強大?
  • 人無我與法無我

修命是否指煉精化氣乃至煉虛合道?

 

    世人困於天地之間,心靈狹隘,神識昏沉,皆因貪慾混濁之心氣以及渾身重濁之氣息,使得身受心縛、心被身累。究其主因,乃是不明心與形之間的交互作用受到一股無形力道鉗制,即世人常言之禍福自召的引動力量。飛昇成道之仙人即是能夠化轉此重濁之氣息,故煉氣修命之重要亦在於此。

    人心之力量因為受到後天識神的侷限,故心力越來越薄弱。又世人以為思想聰穎即可獲取一切,殊不知聰明善巧不及厚德宏量來得合乎至道。

 

    譚生所提之疑問:(先有雞或是先有蛋),雖乃千古世人不解之迷,但就此提問本身,其重點並非在於何者先有之順序本身。世人之所以窮劫不得返皈本來,即是落於時空前後認知之迷思。

    吾即針對譚生所提之細節來剖析,其目的亦盼修子能由行證心開意解中,真正契入實相,遠離知見識別、分判之慣性作用。

    話說:天地之間有不可計數之層次境界,即汝等意識認知之世界、國土、天界等。因此以蛋與雞來論及宇宙緣起、天地造化,其間跳空了諸多的演繹環節。又若要將無盡的宇宙演化過程交代清楚,根本無法以文字表述來陳明。

    道之深、廣、博、微、妙、玄、明、通、一貫等,即使用盡人所能理解之詞彙,都難表達其億萬分之一,故所有能觸及道與聖之境界與意境,大都僅能以形容之方式。道理根本是無法用「口」說得清楚,用「心」想理解通透,只能摒息諸緣慮,反而在空靈寂然之時,方可使元神甦醒。

    汝之陳述乃是汝對天地萬物生衍下化原理的推敲,有一部分符合,但大致仍與宇宙生化的奧秘內容相差甚鉅。

    吾今日降來亦不可能以短短之釋疑,給予眾生整體宇宙天地的龐大運化系統全面來揭示。至於給出先有蛋或先有雞的明確答案,對汝等來言,僅是滿足汝等之好奇心與確定性而已。如此對於悟道有何實質之幫助?當然,將陰陽能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原理來理解,或許對生化系統有所體悟,但畢竟僅停留於思考、理解而已,而思考、理解往往是障礙靈性空明的雜質。

    其實陰陽皆是道體中的兩股能量因質。陰陽以現代詞彙,其本質皆是能量。能量僅是便於解釋古往的名詞,所謂能量當中即包含諸多元素。古往所稱的氣、質、光、能、波、律動、頻率等,都統稱為能量。陰陽兩股力量已經具有能量特性的差異,但異中有同,同中有異,而非陰陽之外另有一股所謂的能量。

    探索宇宙的演繹皆是很片段、很片面的,因為人處於三維空間,有時間、空間的限制性思維邏輯,根本怎麼解都非正解。大海與水珠僅是一種解悟後的形容而已。

 

    陳生所問之問題:如何使自己內心學會更加強大?就問題本身即大有問題。首先,使自己內心,「使」字即趨造作!「自己」乃是以為有我!既然明白回到由「內心」,即一切並非學習而來,因為真正的強大絕非學習可得。又「更加」兩字有比較、增減的陷阱。

 

    要強大什麼?起一個「想要」之欲求心理,根本強大不起來!

 

    「強大」是個形容詞,是個表義名詞,但卻不是個動詞。

 

    心中無欲便強大;心中無執便強大;心中無染便強大;心中無住便強大。怎麼都是否定性的方法?對!正是要達到否定人之污染心。

    若理解上述的方法,即明要不要程序流程。內心強大的過程應注意什麼?這問題建立在不明強大的真實義。吾明白汝所要問的,汝已經把內心強大與心之氣勢強大混淆了。但內心強大則不是指這方面,所謂內心強大,是心智靈等全面進化、成長、提升,將生命的價值無量地開顯而謂之。

 

    人無我與法無我,首先來剖析何謂「我」。「我」者已經落入於獨特、私領域、侷限性的意識邏輯了。汝認不認同?人都把「我」以人的方面去思考,其實廣義的「我」乃是將宇宙現象作一番歸納。

    「無我」的定義,吾來稍作開示,幫助汝等容易理解。既然有我,即有獨特性之歸屬感,又以為固定、堅固不滅、真實的擁有,以為可以自主,宰制一切。然而真理與有我現象是極端的違背。了徹「無我」即是明白一切「法」、一切心識活動。沒有單一條件、獨自因緣所能構成,沒有永恆存續之本質,沒有自主不滅之存續。如此明白何謂人無我、法無我了嗎?「法」指現象,具體性的物質,宇宙生滅現象。

    人無我,汝言不要執著有一個「我」。此「我」汝理解並非指四大假合之幻身,而是指精神、意識層面否?其實人無我與法無我都有觸及心色二法:泛指內根身,與外器界。如此比較貼切,因為人無我之中的內含,包括了以自我意識發展出來的心法與色法,不完全僅指精神而已。尚有不明否?

    忘我的基礎不只滅了精神意識而已,因為心色合和不離,生理影響心理,心理影響生理,故修道性命不離。靈性進化必要身、心、靈合一。明白否?

 

    (問:修命是否指煉精化氣乃至煉虛合道?)然!但必須循序而至,基礎築基不易,一旦基底深厚,往上的成就即容易快速許多。汝等修子有者偏重煉氣,有者著重於究理。煉氣若心神未完全降伏識心意氣,恐有陳生方才所提之問題,即容易氣勢強盛,容易變成好勝、爭鬥的魄精。故理路通,氣息寧。

    究理之人最怕停留在思想意識活躍,停不下來,意念紛飛,甚難得先天道炁之滋養,故不妨練習息心絕慮,放空心識,便得片刻輕安之祥和氛圍。尤其靜寂空靈之際,智慧往往更加明朗。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華燃燈印心協會
靈明佛乘宗
2020年聖訓第55篇
本師釋迦牟尼佛 (2020.8.15.星期六)

 

修證了悟用心參,圓覺菩提般若觀;

二元意識生分別,論他境界自性耽。

聖示:

  1. 下化真理功用是用心去參自己。
  2. 佛學釋疑

    今日降來,對於賢生所提問之疑作解答。在未開始之前,為師再重複叮嚀一下:咱佛乘道場仙佛下化了諸多真理,皆是提供給予佛子當成自我修證過程的啟示。汝等首要任務是先把自己的佛性開顯出來,但為師觀察汝等至今最大的問題,則是經常把仙佛所下化的道理拿來檢視別人的修為境界,或是以此為檢討旁人的依據,用在觀察別人身上,因此產生了諸多理念上的認知衝突。

    問題不在於沒有把道理爭論清楚,而是出在沒有先把仙佛的聖示用來檢視自己的不足。這是此世界所有眾生共同的毛病,都把心神外放,把有益於自心提升的資糧用來判定別人的程度與境界。這是沒有太大效益之作法也。

共修佛學釋疑

學員叩問:

    一炁能量的狀態,以及如何增加一炁能量。

本師釋迦牟尼佛示:

    汝問一炁能量的狀態,吾先來打破汝的意識框架。一炁能量充塞於全宇宙之中,故  天父方言:「一切是天父,天父是一切」。這是在一合相的境界論一炁能量。

    吾明白汝所想了解的一炁能量,已經是狀態、分佈、境界、層次殊異所呈現的不同形態。言功能,所有一切,包含汝看得見與看不見的能量形式,皆離不開一炁能量的功能。

    汝言如何增加一炁能量,這是因為汝目前無法完全融通一炁能量,故認為需要透過方法來增加一炁能量。其實汝這樣的問法,本身即有問題,因為一炁能量是一切能量的總和。只有在汝的小我意識概念下,才有增不增加的問題。若言增加,即不是混元一炁的元始狀態。能增加的是汝的荷載,即所謂汝未完全證入法身時的載體。這載體擴充,能量自然增強,能增強的只有這部份。至於先天一炁,則是元始真如的無量、無限。

    身體僅是擴充意識的工具與媒介,是意識形態化現最粗重的一種狀態。汝應該聽說過:天界其他次元的高靈等生命,越高維越沒有色身載體的侷限。人因為凡心意識而困陷在乙太能量的彼此意識糾纏之中,困陷較深的眾生,甚至連星光體的層面都觸及不了。如此如何增加高品質的振動頻率?如何進入清輕之炁的先天一炁能量體?

    所以先別想太遠,先把人我、高低的對立知見完全放下,才能真正進入空觀境界,否則只要有細微的人我分別與自傲的高低錯覺,是無法進入平等性智的境界。當進入四智圓通境時(註: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達到一炁能量的真正狀態,汝才可能親證,而非僅是看仙佛描述而已。明否?

學員叩問:

《圓覺經》講修禪那達到心寂滅而成佛,這是因達到空境而得到能量的天啟嗎?如密宗?

本師釋迦牟尼佛示

    汝言禪那達到心寂滅,若能做到,這到了「止」的境界,還要進一步進入「觀」的功夫。成佛達到「空境」,所指的是知一切幻化因緣不實有,謂之入了「空境」,但佛境不只停留於空境而已,更要在真空中顯發妙有。

    入空境而得到的能量是否為「天啟」?真正證入空境,必不執於「空」,這境界則能應緣顯化一切。若將入於真空妙有之境謂之「天啟」,亦非錯誤。所謂真正「天啟」,並非以人的思惟角度,以為是外來力量的操控,而是接收者本身的頻率、心性達到一定程度,才可能接收到來自宇宙、即法界的體性智的同頻共振效應。

    密宗非指特定的宗教派別而謂之。真正密宗是修子已能親證自性如來之密義,並依此為本身修證的宗要而謂之,故契佛(如來)密義,則能自如開展「天啟」,是有絕對關係。

學員叩問:

人心所發出之念波可停留虛空多久?

所產生的正能量與負能量會在虛空中相互抵消嗎?

本師釋迦牟尼佛示

    念波的影響隨心意識的強化、執持、串習、相續有關。能停留多久,則攸關以上條件形成的支持力量能持續多久,但探究念波的影響有多久,意義不大。探究如何頓斷,把幻心、妄念止歇,直超頓入本覺之性,才有意義。汝說對嗎?

    正能量和負能量在虛空中,是否可互相抵消?可與不可都在於人心的運化,因為人心執在迷幻之思惑中,故認定能量有正有負。一般未入圓通境界之修子,忙於在正負兩造之間,想以正義來消滅負面,殊不知正負,乃因識心妄認而確立之分別能量。兩者皆不認,即刻出離幻境!那汝言有沒有抵消?在陰陽二元境界可論及抵消之可能,但在一合相、一境性之境界,言抵消反而是強化意識的陷阱。明否?

學員叩問:

真如本靈因是空性,是否為了進化而入於有的境界,來體會有的歷練,進而達到空有一如,成就佛之法身?

本師釋迦牟尼佛示

    汝這樣問,表示還沒有真正通達了悟。真如本性具有空性的特質,但不能以空性來形容真如本靈的全部狀態。汝最大的盲點即是在空、有、空有一如之間分別,因為這些都是藉由聞、思、修的理解概念而來,還不到真正的證悟體會,故汝才有這樣的迷思。真如本靈不是像修子所想的那樣。真如元始的境界不是僅偏在空境之中,即昨日汝等所提及的「動者靜之基」。真如的狀態,非空、非有,才是真如的狀態,不是將其定義在空境,由空境才次第性的演繹。空中即有,有中亦空,才謂之真如。

    所謂無始無明,因為相有同時究竟歸空,亦從未存在,故謂無「始」,根本不存在,何有始終之定義問題?見性即明不生不滅,無來無去,不增不減之道理。修子最大的障礙即是在有無、分別的意識定義框限自己的本明,對外界挑起紛爭,與真道越離越遠。不修可能還有機會回天,修了因為知見的錯謬,反而自障(智障),誤人不淺矣!

    時下流行以生命存在宇宙之間是一種來經歷的說法,這雖以某層面來說,並非不對,但生命存在的因素在於法界大宇宙中,有各種不同意義存在,故頭腦可以善加運用,來幫助現世應對的需要,而最重要的是在生滅無常的現實環境中,藉境相體悟不生不滅與無常空性的變化與玄奧,成就佛的法身。

    法身遍滿十方周遍法界,所有法界皆佛法身。如何成就?首先,先把小我幹掉!否則一切免談。說太多,連起步都沒有,如何不增添幻想?待汝的境界已進入時,為師再引導,否則反而會成為汝入門的阻礙。明否?

韓執行長問

    方才恩師談到先把小我滅掉。之前仙佛下化許多佛知見,包含不執著、不分別、入於純一、脫離二元、離相、一體觀等。然而若能做到「無我」,以上的一切都能達到了。

本師釋迦牟尼佛示

    是可迎刃而解。但得先要求自己做到,收攝向外攀附的「識心」。功法僅是幫助攝心、調伏浮躁之火氣。若是本心不能自主,仍由識神奪權應對,再高明的法門下化,對修子一點說服力都沒有。行為處世是給人最大的展示,識心若不降伏,修什麼功法都無效,包含虛空妙傳心法也一樣,反而辱沒了仙佛的下化。

    傳法者自己的心氣首先必要降伏,從內到外散發一股祥和之氣,則不怒而威,才能領眾。

 

學員叩問:

    連仙佛下化的真理與佛知見,最終都必須要放下。

本師釋迦牟尼佛示

    其實不執著就放下了,刻意要放下,說明根本放不下。知識會不會障真智,不是知識本身的問題,而是人執不執法的問題,這才是所謂的心法。心法不在外有,而是從真心而起用。

學員叩問:

    能證悟佛所傳之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是否即已明心,能與法身諸佛菩薩相應,常住如來大定,長樂我淨,解脫自在?

本師釋迦牟尼佛示

    汝所提非問題,而是汝之感悟。理論無誤,貴在親證而已。汝所言之方法都可運用無妨,只要不執著任何一法便是。能運用必有效力,但心生執著時,卻反而會障道。

學員叩問:

弟子於靜定中眼前出現地球形象,舌根以一種自己聽不懂的語言對萬物生靈傳達內心的光與愛,希望地球能化解氣候變異與瘟疫等災劫。這是否為著相?

本師釋迦牟尼佛示

   這是顯化的功能無誤,可運用,但亦僅是成道之前的沿途風光。了解、不受綁,即無妨。不執著是主要,應緣開方便,只要汝有本事不陷入即可。

(學員:…)皆有!初期會累,是因為尚未完全取得與上天能量接軌的管道順暢,待頻率校準時,會好一些。千萬不可執迷,自然、不造作,亦不必刻意強壓。明否?

    目前所能觸及的亦僅是此宇宙而已,尚有多元宇宙。汝言守在身軀中的任何竅門,都是修煉的使力點,可運用。於不斷提升、進化之後,必會突破這些侷限。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