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古佛降

  詩曰: 南無自在清靜性,海闊天空逍遙行;

        古道淳樸承天心,佛魔眾生由心映。

有智慧得自在

    智慧可分兩個面向,智者能理性客觀,不受外在因素干擾。所產生之判斷力、智力非以知識、學識而能直接取得,並適時展現,多半是秉承先天帶來。更貼切之說法,即是原本之靈性所受污染程度較少,仍保有天真純淨之本性。然而凡人求智慧總想往內在添加些什麼,以圖增長智慧,殊不知真正「開」智慧即是去除掉什麼,而非增加些什麼。

    回歸本來單純簡單之心境,而又能在遇到事務來臨之時適時因應,以妥當合宜之行為處置,即是一種智慧之展現。因此大智慧與小聰明之差異性,即在於「智慧可臻圓滿又長遠且廣泛利益群眾」。聰明則是能巧妙做出應對,但以長遠全面之角度來觀,即較為狹隘、短視或短利,而人事應對終不離聰明善巧之運用。若能將自我格局與眼光著眼於大局整體之層面上,即能培養智慧之呈現也。此乃是智者之顯發要訣!

    慧者則是由大智施惠群生而植之福田所產生福慧、福報之呈現。福慧若欲長久,即必輔之以大智無為方可長遠續長矣!

      人生如何得自在?識得本心見如來;

      煩惱即由無明生,照見本明妙智開。

 

      智慧由何而生起?由本體自性所呈;

      因何凡夫求不得?受限二元難解脫。

 

      少一份私心,多一份福慧;

      少一念分別,多一股慈悲;

      少一時衝動,多一片和諧;

      少一點物慾,多一層境界。

 

      破除小我之框架,格局寬廣德無價;

      人生價值無限量,佛性嘉惠澤萬家。

    乙未新春,真是嶄新氣象。本欲以白話文章下化人世間,但卻是言重心長。若是不易被一般眾生接受,則可以此勉勵諸賢生,莫忘以增長自我靈性為主旨。人世間近期爆發許多有關信仰與利益相關之對立見解,此乃是遲早會被提出檢視之課題。一般人或許涉入於是非對錯之分判漩渦中而不知孰是孰非,但以一位修行入道心者,則是應有客觀中道之立場。莫似一般凡人一般心思隨波逐流,落入陰陽之境界難跳脫而擾本心之清靜也。

 (本網址之聖藻乃 上蒼下化、歡迎分享、推薦、引用、功德無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