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活佛降文   (2015.6.10.星期三  )

   偈曰:上蒼佈教闡真道,眾生分別妄比較;

         修持觀心改習性,符合天心證大道。

    老衲觀現代眾生享有過去眾生未曾有之福報,此乃  上蒼為佈化真理大道,整體下化科技,本意乃為廣泛提昇靈子之靈性與心性昇華,然科技文明雖普遍為眾生帶來便利性,但人心之貪慾則隨物質文明之發達,有愈趨沉淪之跡象。

因此 上蒼於此娑婆世界,以地球星球來言,可說是普遍來下化各方宗教,作為引渡蒼生之途徑,但以目前全球各宗教之發展,對於人心之淨化雖有一定程度之影響,但亦難敵人類之貪婪。即便踏入宗教之修持者,亦仍以凡心作主理。凡事比高低,人我之對立現象更是存在。能真正以自我修持、改造,以自我修正為修持目的者稀也;大都以宗教活動之場面與排場來追求熱鬧。又修道人之間的人我、人際關係,皆難真正作到互相提攜、互相鼓勵、互相學習之良善因緣。此乃各別習氣之作用導致難以藉由入教派來給予自身修為之養分。

     上蒼佈化宗教之本意,絕非是以獨厚任何主事者為前提。能於當時來承接聖事者,除了本身之先天願力外,亦是當時因緣條件之選,因此身為 上蒼託付重任之主事者,必要能體察天心之慈憫,凡事更應秉持大道公心而為,方能有其德性配乎其位階也。

     觀當下所有宗教之領導者,能受到一批為數不小之眾生擁護,其必有一股號召能力,但跟隨之信徒與門生本身之素質涵養,亦是能分差其親近之團體之層次、境界,因此宗教目前不諱言有諸多亂象與不如法,其構成之因素,除了宗教團體核心問題之外,群眾之整體水準亦是攸關也。

     人身之寶貴,貴在於靈等較一般眾生靈長,又更有機緣入於修整改造之良機,但老衲 觀目前諸多修行人自詡為在修道,但所參與之宗教活動,實則與本身心性與靈性淨化卻沒有直接之關連性。如此這般之修持作法,老衲真不知其未來能有怎樣之修行成就與果位。吾直言,時下之修子言行功立德者,確難由自性本體深入,不造惡因則屬萬幸,更別說能有所成就也。

     修持者,以凡夫知見來看待修行一事,往往追求顯化感應,因此使得宗教家不得不以怪力亂神來招引迷癡之眾生。如此之行徑早已背離真道,又遑論可回歸清境之本來也。

     不怪、不神奇,眾生不嚮往。論真理、論大道,乃是十分平實自然,卻總難吸引一般凡夫眾生來親近。因此法門無量,眾生之根器更是天壤之差,能追求真理、探究宇宙實相義(勝義諦)者,則必要累世先天本覺不昧,方能在此花花世界群魔亂舞之宗教現象當中,以自性妙智來明擇一道光明之坦途也。

     咱此期仙佛下化之聖諭,則是以集結先天本靈清淨之佛子,以朗朗不昧之靈覺,不以外相之顯化感應,來作為修道之目的。須明白:一切相、一切因緣之和合,皆是此陰陽兩元世界必然呈現之作用而已。論真修實行者,若仍熱衷於追尋外相之幻化,那表示根本尚未深入道之中心也。

       笑看世間宗教多,吸引信徒招式多;

       不論自性論功德,貪功畏業偏主軸。

       世世輪迴尚無明,生生受苦心境磨;

       究竟根本實相義,明心見性返真我。

     哈哈哈!老衲又來吐糟了。望世上能有良緣入修者,必要明辨修持之真正意義,否則一生於宗教道場賣命演出,出錢出力,費盡一生心血,到頭來卻功德沒作到,造業卻一堆也。如此要怪誰呀!

     今日觀堂中有大德前來,老衲不避諱,還是以宗教亂象來剖析,目的乃是在於在場之諸賢未來皆是宗教道場宣化之人才。老衲特來提醒諸生:必要能將修持辦道的真正目的來明辨清楚,方不致於耽誤自己一生,更恐影響未來追隨者之正信與慧命也。明白否?好!

     難得今日人員較多,老衲又喜歡熱鬧,不知汝等是否有高見來同老衲共研也。


 解惑釋疑開釋 

    陳賢生,是否?(陳敘述以自身氣功能力替人調理身體不適徵候時所遭遇之問題。)汝欲明瞭 上蒼欲汝作何任務否?汝言能察覺每位眾生之能量與身體,老衲問汝一句:能明察,汝可有改善方案?對於眾生身體問題能診斷,可否有改善方案?(陳:是用自身之氣來幫助改善。)那效果很顯著否?(陳:有些效果。)那事後有否損傷汝本身?汝在於靈療過程,可明晰是何仙佛為汝之後盾?(陳:不知道。)那老衲方才不是問汝有何損傷否?(陳:事後會感到不舒服。)不舒服亦是一種不良後果。汝目前可說是以自身之能量來為眾生作排解,此方面其實有一定之危險性,幸而汝心性尚不致偏差,否則後果不僅如此而已。

     汝之前可有特定之道場?(陳:沒有。)汝此能力從何時開始?(陳:八年前。)也算厲害,沒有請仙佛作後盾,敢如此來為眾生服務,汝夠大膽。

     汝以何煉功方式?(陳:自然發出的。)自然,此亦是一種先天本能之開發,但汝或許忘卻了,眾生之所以有病徵,非十分單純之因素形成。幸而汝雖沒有正式請仙佛作主,仙佛(無形)亦自動來保護於汝,但此種作法,老衲須坦言,還是十分危險。涉入嚴重因果個案時,恐汝亦無法招架,信不信由汝。老衲必要提醒於汝也。(陳:自己常覺得可以不用吃飯,亦不需睡覺。)不吃不睡實乃違背凡人之生存方式。汝所言之際遇,真是一般凡人很難遭遇。吾今日不論斷汝之作法是對是錯,只是必要提醒於汝,不論汝認為汝此生有何天命,必要保持一項基本原則:明識因果,更不容輕涉入他人之因果。非見死不救,非不慈悲。仙佛神明亦下凡濟世救人,但前提必須有上天之派命方有實質之因緣,否則救人不成,反遭牽連,此非 上蒼之公律。又此生不論天大之使命,自己本身須明理、明識因果真理,否則自己未來歸向都不明確,又怎能代天宣化?明否?

       超凡現象迷本心,無形主控來牽引;

       自認仙佛來親近,過去因緣擾真心。

 

       可嘆靈病入膏肓,自我沉醉著幻象;

       諸佛苦口聽不見,唯由自力方可償。

     好啦!張賢生,汝前來。(張:無事叩稟。)有事沒事,非汝言了算。汝目前樂得當廟公喔!(張:…)苦啥?老衲特來會汝也,汝卻不願前來。真是仙佛都拿賢生沒輒。汝目前之道場整合如何?(張:…)汝難道忘了,道場乃由人來構成。又修持人比一般人難搞,是否如此?(張:請問恩師度了多少眾生?仙佛都不能,我如何能度眾生?)好啦,算了。沒有度一人,自度比較實在。好!汝想騎機車回去,不可能啦!真是天才。好啦!老衲只是表示歡迎汝能前來而已。好!(張:…)當然可以,對象喔,一大堆。汝自己形象亦要修飾一下,否則太過隨性,恐眾生不明汝之高深。好!有能力亦要有「德行」。(張:…)不會,此道場不是任何一位眾生能隨便改變此局的。好!(張:恩師此一道場是屬儒、佛、或是道?)喔!汝不來則已,一來問不完。方才老衲於偈頌中早已回覆汝之疑問。都沒認真上課,回去啦!老衲不同汝言了。

     韓賢生,老衲方才讓汝等候了。今日汝有何高見?(韓:禪坐時契印真如、仙佛、虛空、大道、天父,層次逐漸提升應如何轉換?)既然汝提此問題,為師反問汝知道契印真如之最佳狀態為何否?(韓:六神統一,一念不生。)汝所言乃是欲達契印之方法與途徑。吾所言乃是契印真如時之最佳狀態。(韓:即是大道天書中所說的「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默時。」)對了!此狀態。但達至此狀態之目的為何?(韓:讓法身早日顯現,使自身的小宇宙能與外界的大宇宙相通。)汝所言乃是內功之境界,吾所言是另一種作用。此作用乃是此人身肉軀尚在之時,甚至歸空之後皆可運用之功能。(韓:是要讓元神覺醒,啟動真如,以彰顯佛性。)然!一點即通。契入達真空、大空之後,累積先天能量,再進一步則是啟動妙用,真空而妙有之俱足也。

     其實未達至高境界之契印,亦有不同程度之功能產生。比方說,人以公心無私作為行事之出發點,也能展現某程度之真如妙用妙慧。因此人道當中有者雖沒有特定之宗教形式,但確能自然展現真如妙用,此乃十分自然。修行人比一般眾生更有比較之毛病,反而一般人沒有宗教執著之固化,更能契入自然之道,此亦是老衲今日開示之主軸。

     汝等皆十分有心,根器亦是十分銳利,但必要時時把持中庸思想,莫以人我是非對立來分判所有人、事、物,此乃汝等最須注意之重點。有道有德方能成佛,沒有德性是十分危險的。又韓生汝一向對於自我、對於任何事務皆追求完臻,此乃難得之美德,但若過於自我要求,反而會限制某種境界之發展。若對團體與聖業過於憂心,亦不是一種輕鬆之心境,所以隨緣盡力方能達到圓滿。

     老衲十分堅信汝等皆有堅強之道心,可是有些觀念必要時時提醒汝等。仙佛開示諸生習性尚未有巨大改變,此乃是對汝等之期望有更大之冀盼,但絕不是以此來形成汝等之壓力,或者是互相之間的和諧受此要求而造成某種程度之影響。須明修行皆由自己來改造,仙佛決不以批判或指責來令門生不知所措。仙佛 上蒼對眾生唯有滿滿無盡之愛而已。高層次之仙佛決不會輕易懲罰向道之眾生,只會時時觀眾生不足之處,加以點撥而已,明白否?以後絕不可輕言若如何如何,此道場即可終止。此道場乃 上蒼所佈化,皆是 上蒼所降下之回天天梯也。吾明白汝乃十分具責任心,又向道心十分堅強,莫給自己太大壓力,明白否?好!

     (韓:恩師方才之開示,正是針對弟子原本想問的第二個問題。恩師顯然早已知道弟子心中所思。虛空上人恩師曾直言指出,眾學員的習性並沒有巨大改變。恩師您上回聖諭中亦要大家省思:自己進步多少?成長多少?您表示不想一一點破。這顯示問題真的很嚴重!)當下所有門生確已由內心切切實實來改造。仙佛之所以仍那般開示,乃是知悉汝等尚有十分大之進步空間。雖表面看來是一種要求,但另一面更是一種肯定,須一階段、一階段來提升。若一直誇讚,恐汝等以此而自滿不已也。進步,多少皆有進步,但離 上蒼要求當然是不足。

    (韓:弟子將眾仙佛恩師於聖諭中所作之提醒,匯集於一篇四頁長度之文章中,標題為「仙佛對佛乘修子的叮嚀」,是否可發給大家作為勉勵?)汝真是用心良苦。當然可以,甚佳!但不可過於嚴厲之態度。汝真是外表謙和,內在嚴謹。莫給自己太大的責難,明白否?

    (韓:有一個新的因緣出現。弟子的一位大學同學,畢業後同在外文系擔任助教,後來又一起到美國念研究所,現在已退休,住在美國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他最近突然與我連絡談到正在學太極拳,因為以前曾跟我學氣功,所以對氣功亦很有興趣。他知道弟子的近況後,表示願將一些珍貴的資料整理,寫成一本英文書來出版。他的英文寫作能力和弟子不相伯仲,應可勝任此一工作。但是他的身體較瘦弱,可否請仙佛恩師給予佑護?)此汝倒不必擔心其身體問題,其若真心為大道做事,上蒼豈有不護佑之理?(韓:他的名字是四維羅、泰山的泰、典範的典。)羅泰典,嗯!汝等可相互來共成此事。甚佳!

    汝不必對道務過於操心,目前一切尚在 上蒼之掌握當中。汝只要隨緣來配合 上蒼任務之執行即可。

    好!尚有他事否?若無他事,老衲開示至此。上蒼特命派老衲今日降來賜予汝等良善因緣之促成也。

         本網址之聖藻乃 上蒼下化、歡迎分享、推薦、引用、功德無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