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明明德以及止於至善?  本網址之聖藻乃  上蒼下化歡迎分享,推薦,引用,功德無量

 

「本文作者靈明佛乘宗執行長韓乃國,特此感謝協天道院(台北協德宮)出版了《修真通鑑》這樣一本好書,讓許多修子可以明晰宇宙的真理大道,縮短了摸索的過程。」

 

    儒家四書中的《大學》開頭即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然而其後的文字並未對「明明德」以及「止於至善」作進一步解釋。明明德」的第一個「明」字,很顯然是動詞,可以解釋為明瞭、了悟,或者更上一層的使其發光、發亮,或彰顯之意。真修實煉者大約都知道,至善是超越善的更高境界,是不入二元對待的非善非惡境界。

   且看道家始祖太上道祖、道德天尊,在祂所下化的鸞書《修真通鑑》中是如何說的:

   p.62:道者為至善源頭也。

   p.158:天下事理之大者,莫過於至善

   p.59:聖人教以知止而后定,由開發靈性潛藏良知良能,止於至善而合於天地之心,此謂修道進德。(註:由此可知,經由正確的修持方法,方能止於至善。)

   p.59:道本清靜無為…無任何有無之相(含內相及外相,皆為幻相),因人心受慾而擾神,故未能清靜無為,無法明明德。(註:清靜無為已能止於至善了,故「明明德」可解釋為:懂得止於至善的方法,即是指可以幫助人回歸大道本體的真理。所謂「明德」,正是可以幫助修子當世圓證菩提的佛乘無上心法!)

   p.42:修行即是要元神(真如本靈)主事…,守其至善之門,…讓心保持清靜,莫讓識神為非作歹,而敗其德性,擾本來無染之性靈。

   p.129止於至善者,莫過於。p.131:無念方能;p.64:即道心;p.24:即歸根(真)復性之意。

   p.167:道以為體;p.27:虛靜至極,則道居而慧生。

   p.90:必須通過虛靜工夫,方能見到本源…此虛靜之功,當然以無為之法而入。

   p.47:道為體,德為用。道貴無名,德重無為

p.59:在人體,正氣的顯現就是德性。

   p.46:儒家所言的浩然正氣,即是行、住、坐、臥皆不離中道,亦是道家所云的「三清境界」。(此即是時時契印真如之帶功狀態)

   p.48:上德之所以有德者,德出無為,功成事遂,而無恃為之心,故云「無為」;p.49:因為清靜,則不為無用之為,順乎自然,故稱無為

   《道德經》四十八章:無為而無不為。這已是「空中妙有」,能「運化陰陽」的境界。

   因此,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以止於至善為目標,顯然真正的意思即是要大家了悟宇宙演化的真理,讓脫離大道已久的人類小我個體,重新回歸、融入於大宇宙虛空本體。這即是 上蒼新設立的靈明佛乘宗,奉 天父之道旨所要肩負的使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