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十四篇

虛空靈會仙姑(2019.3.24.)

無相非取相上觀,心若離塵境不染;

 智者能解真如會,指示盲點出迷團。

 聖示:無相真諦

    佛乘教理是以破除眾生三心四相,即我執、法執之迷障,然而修子一般以為無相是由相上論斷有無,卻不明無相之磊落心境建立於清靜之心上,非是在相上費功夫。若在形象上取捨,實仍停留於著相之範疇,根本未明無相之真諦。若不能善用眾生之執著開權顯實,方便引渡,如何能廣益有情?

 

    人道眾生生存在心法與色法交互作用下之器物世界。人之心識構建物質幻象之呈現,而物質亦影響人之心智隱顯。若不明一切萬法()無自性─空之道理,則窮劫在相上起知見分別,即無法契入空靈之清明境界。一切「法」者指物質及心識之狀態皆由因緣組合而成,最終也必隨因緣散失而再還歸於無,即所謂不能以單一條件而存在,此即是空性之本質。修子欲悟入無相真諦,必由解空見性入手,不可糾結於形式、物質,在相狀上費心勞神。

 

    佛乘確能引領佛子由無相跳脫無常生滅之有為法,此一解脫之根本大法所訴求的對象是已領悟人生應以修道為重,並立志實修以頓斷輪迴、即身成就之佛乘實修者。

 

    對於剛入門初次接觸佛乘,且根基尚不穩固之修子,則須循循善誘,漸進引導,有時權宜方便之措施必不可免,何況有者今生因緣或許短促,僅能應緣結下其未來成道之福德法緣。眾生發心供養諸佛菩薩之任何物質,皆是培植善根因緣之菩提佛種。佛菩薩自然欣然領納,平等視如珍寶,無有一絲分別。

 

    辦道場者在接受佈施後所計劃之用途是否適宜,此一問題當在尚未展開勸募時,內部即應先取得共識,然後才向外募款。善信大德若對其所作之樂捐貢獻指定用途,則應尊重其美意,不宜作其他考量,否則將會令日後的勸募因失信而遭遇困擾。諸賢契可仔細思量,是否值得為了表徵無相而導致後來一連串的後遺症?

 

    仙佛雖強調以無相來辦道場,但無相之定義並非以相上來表示。若言立相恐造成修子因宗教分別而止步,那是否連以往仙佛著作聖諭之名諱以及特定宗教用詞都應完全刪除?否則不同教派是否一樣會因此而斷送前來親近之因緣?

 

    佛乘一詞原本亦頗具爭議,真正見性成道本來亦非關宗教,只關乎心性,故唯由心地下功夫。

 

    佛像問題以實相來言,沒有設不設立之問題,但為了人間道場傳法之方便,則須以順應眾生之需要作權宜考量。隨順眾生並不代表放棄佛乘之根本精神;引度有緣必先以慾鉤牽,再令入佛智。運用般若空慧傳聖道,不令自己隨波逐流,不在相上堅持主張,而在內心(內在)明明朗朗,不動搖心志,如此方是真功夫。

 

    道場應至少保留藥師佛之佛像,將老菩薩之善願來成全。其他兩尊佛像若有變更,應先與佈施者溝通,因若要改變其等當時發心佈施供養之用途,以便將其等之善願發揮更深遠之影響,轉化出更廣博之功德力來利益大眾,則須透過溝通說明,使其等欣然歡喜接受。

 

    修佛乘之修子必斷除凡夫意識以及向外攀緣之浮動心思,凡事應以理智來保持正念,不受外界神通靈力來吸引、左右自己的思緒與心念。須明靈性本俱神通妙用之功能,一般人認為玄奇之事物,只因人處在靈力受限的空間,才會對所謂有靈通感應能力者心生嚮往、好奇、稱羨,甚至希望通過其了知、祈求心中之欲求。殊不知即使真有靈通能力者,亦僅是靈力之某方面功能得到啟用。

 

    在自性、本靈之全然靈覺作用並未完全證得及顯發之時,就算可預知吉凶,教人如何趨吉避凶,亦不一定了知如何解脫生死。故見到奇異之人有特異功能,若一味攀緣,卜問前程,依賴指引,甚至求財、求利、求名,只會令自己更加迷昧,終究對自心本性之開發、顯德毫無助益,而且因自己無能力印證其之虛實,一旦誤信、盲從,豈不愚癡至極,浪費寶貴人身之光陰,偏失生命存在之目的。若其所預言之事不靈,聽者尚容易看穿作罷。就怕所言靈驗,倒使人生信入迷,執著崇拜。若其心術端正,還無傷大雅,若是心術邪偏者利用一些顯化取得人之信任,自然令聽者言聽計從。若僅賠上身外財物還算事小,若搭上法身慧命,耽擱大事,則太不值也。

 

      究竟成就由實修,不假外求自彌陀;

      止滅凡心見道心,心外求法難成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