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375.jpg

靈明佛乘宗

2019年聖示

42.鎮德堂主席弘揚普化聖帝登台(2019.9.27.)

詩曰:

    道場共修同提昇,說法實義必謹慎;

    願力成就功德力,化迷入悟般若呈。

    天父、皇母、玉帝、諸天聖佛、靈修學士、諸賢生等晚安!(眾學員:恩師晚安!)

    鎮德主席糾正修子錯誤觀點

    咱承領上蒼傳法教育之旨意,必當時刻內省己心,在於每個修習分享之時刻,皆要力求實證,方不致於僅是停留於口耳相傳之道理而已。當然凡夫俗子欲漸入聖者之心境,必然要有一段相當深厚的紮根基礎,故汝等雖能在佛乘下化天命之最初始即能進入,可謂是福德善根因緣深厚,然而每位修子須確實領納體悟,真心生起絕對之信念,才能完全將自己心、身、靈全然投入,且在於行持之同時,有點滴的累積實證,絲毫都無法造作也。

    末劫天年,時空因緣已快速來聚合眾多因緣,因此處於此現象大放異彩的有形器物空間,一方面是成道最為迅速的契機,但另一方面亦是沉淪下墜更加快速的因素。故生處於末法的靈性生命體,極其主要亦是唯一的目的,即是要藉此時空因緣條件來提升、進化生命的高度、寬廣度與自由度。

    可惜許多知見卻是一種潛在的制約作用,尤其是以宗教形式的模式,最容易產生侷限靈性解放的框架,因此為師等須要時時警醒眾佛子:心境必要保持於平和、自然且虛心的態度,否則不但因為宗教的教條制約框陷了自己原本無限可能的創發功能,又一方面可能耽誤了眾生原始本有的智慧,此不得不慎矣!

    記得!所有的理論最終必要是指向唯一的真理,而過程中的種種方法只是協助回返的助道工具。好!

    針對汝等今日之共修,吾來作開示。因目前不論下化或著作聖訓,經常會藉一些唯識的名相理諦來幫助修子更好去分析心之作用,在心、意、識的各層面領域來了解凡心、識心與本心之差別。此是基礎,但不可困在某種的認識層面。

    未來吾等會配合筆生將更多信息來傳遞,汝等必要把根基紮穩,否則面對未來因緣之人、事、境、物,若沒有俱足的資糧,將難以承擔教化之天命。

    今日汝等共修雖在表達方面已漸漸熟練,但莫忘了不論內部共修或對外說法,每個道理都要十分正確,才不致於誤導,或因為外界所聞說法者傳述不如理之言論,而認定此道場不正確。明白否?稍後針對不正確之言論來加以改正。

    六道輪迴皆是因為受到每位眾生意識心田種子最強烈、最活躍的因質來感召,絕非機率問題。汝等未來不可再以「射飛鏢」來比喻,不如理喔!此絕非機率,亦不宜說只有六分之一的機會,說法字字句句都要如實正確,不然會被抓包。

    今日所言修行戒律問題,亦不宜太片面,因一般眾生不知持戒是一種讓心性不受器物控制之保護機制。汝雖本意欲破除初入門之善信入道修行之顧慮,但若不能拿捏,稍偏一邊,眾生還以為持戒並不重要,那就相當危險。雖汝沒有預期後續的效應,但此不得不慎,尤其咱是傳佛乘究竟心鑰,真正進道得法者必由衷真心持戒,豈有不守戒律之道理?當然,到那樣的心境時,早已心不執著在持或不持的分別,因一切已自然合乎天律。所以說法者當戒慎恐懼,此恐懼不是一般六神無主之恐懼,而是了知因果循環鐵律而生出之敬畏。

    又言當下地獄門都開了,此種言論亦不當。地獄門隨時都可能開,眾生行惡即刻頓開,眾生斷惡,地獄門即關,天堂路已開,所以說法必要本末究竟圓通無礙。尤其針對的對象若是執相者,更要小心謹慎發表言論,明白否?

    地獄天堂唯心造,現象由心生感召;

    不在相上論說道,唯在顯性合於道。

    汝等尚是俱足善根,聆聽指正都能虛心接納,此乃為師等感到十分安慰之事,因成道路上必要時時保持覺照力,適當調整偏差的觀念,才會導入正軌。辦道確實不易,把持分寸,拿捏分際,掌握有效方法,都在在考驗汝等人世間辦道場者之智慧與心量,更是願力。若無大願力,是成就不了大聖事。諸佛在於因地之時,都是藉由甚深的弘願來累積成道的資糧。當今時代呈現群眾願力成就大局的趨勢,尤其成就佛道,更是要拋開各人英雄主義,才是消除我執的共同方向。一方面以縮小自我來融合大我,一方面強化、內化內在的根本正向力量。

    藉鎮德堂聖務之行使,一方面由理入於成就出世智慧,一方面由行入於成就廣大行願。當下因果清算迅速,汝等當累積深厚的善念,由內識真正淨化,才能由內而向外散發強勁的正能量。

    汝等可有事同吾共研?(學員代請示因果之案例)此回和冤釋結之法事,汝等亦要盡心來圓滿。此公案在此時間點來作和解,為時稍晚。以人之所見與思惟,恐無法挽救其生命,但上蒼慈悲,亦是為兩造開啟和解之善緣。汝等身為辦事人員,必要有正確的認知,咱雖然無法在此時刻挽救其色身,但卻給雙方能親近佛乘,於無形空間修行之良機。

    囑此事主:既然已發心開口欲來和冤釋結,不論未來結果如何,都要說到做到,不要令無形眾生失落,再生起怨恨心,明白否?當事人若無法前來,亦要在其耳邊告知,此因果公案若要化解,其必要徹底生起懺悔心,尤其是十足的信心,因為信念力道是轉化惡因的根本力量。

    汝等亦要認真來思考未來如何建立一個有規章的行使儀式。明白否?汝等人事方面先討論,再稟告。為師等必會全力配合,並指出改善方案。人員向心力方面要加強,規劃有效可行的活動,因有些修子尚十分被動,有者好似客人一般,沒有個別邀請,都不會自動出席。唉!聖凡自己選擇。

    (學員問自己右肩疼痛問題)汝還真是古朝代靈,輪迴不少世了。汝在於古代戰場是十分英勇,但亦傷及不少無辜,雖是無奈,但因質種下,待緣而熟。其實汝目前所疼痛之處乃是過去征戰時意識深層的記憶,屬箭傷。汝之前所和解之善緣僅是一個古朝代的因果,而汝之痛處亦跟那段因果有關。吾實在不願意將汝累世之因果一一翻出來,因為那樣的作法會沒完沒了。仙佛會找機緣拔除汝之病灶。

    汝輪迴到現今,說好聽是正氣凜凜,但眼光中所透出銳利之氣尚未完全調柔。(學員:是殺氣?)不致於殺氣啦!把銳光轉成慈光,如執行長所言,用眼睛發功。汝銳氣太盛、尖銳了一點,倒不致於兇狠,但銳利不能怪汝,以前是一方主帥,就是太傲氣,才會(此生被宇宙機制)將色身設定嬌小,平衡一下。

還是趁此機會開示一位比較嚴重的冤親,如何?

    段于立─為了激勵軍威,汝對其凌辱,故其怨念極深。雖兩軍交戰,各衛其主,但汝當時執法過當,加上其亦是一方主領,其內心氣憤難消。「士可死,不可辱」是其之信念。了解之後,彼此當即刻放下,就當成輪迴幻相中一齣戲,早該由戲中出離,對彼此都是慈悲。明白否?

    段生,汝亦要放下。今日能有緣前來佛乘,亦是善緣已熟,當化干戈為玉帛。人之識心意氣即是如此,禁不起鼓譟,但一切都過去了。雖(學員)午夜夢迴亦受良心譴責,但無奈當時軍情士氣使然。好!不再著墨了,免得記憶再回薰,令段生再憶起當時情景而再度受傷害。

   若無他事,今日至此。為師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