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空彩鶴仙姑(南無虛空彩鶴壽天古佛)降文

      虛空彩鶴仙姑來,大乘傳法機構開;

      心靈導師疏憂苦,自我價值自安排。

        聖示:凡聖同居 地冥星系

    原靈降至凡塵,受五蘊六塵染著,心性往往隨著外界情境所牽引,造成向外攀附之現象。心因執著有形器物之享樂,使得軀體終日奔波於事務之追求,但人世間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總因求不得而心生苦悶。如此惡性之循環,人類眾生身、心、靈之狀態因對於現況之不滿、不順遂,導致極度的壓抑與不確定感覺,心中十分不踏實。因此當下之眾生,雖物質上稱得上十分優渥,但心靈上則是相當空虛,具有不安全感。

    現代人因文明受益,相對也受文明影響甚鉅。文明病徵,除了軀體上的五行失調,心理上之不良狀態亦是人道眾生憂苦之根本所在。究其根源,皆是人心之病態所致也。

    人道生存過程乃是一連串食物鏈、事務鏈,進一步是因緣鍊與通貨鏈之組合,而當下人道眾生因心性不復原來的清靜無為,造成貪求過度,以食物鍊來言,即時常因人類的口腹之慾,形成大量繁殖、大量殺戮,造成生態失衡,生存環境異常。大自然的反撲亦是一種生態平衡力道,以天然災劫來平衡眾生之生存空間也。須明白,一切事物若失去中庸、中和之道,即必須有一股無形力量來介入調整,此乃大道運行之公律也。

    食物鏈之供給,以當下眾生來言,早已是相當充裕,除了部分國度之眾生外,人道眾生之溫飽,早就不是問題。然而生存之基本需求滿足後,人道眾生之事務鏈即不再盡圍繞著食物之供給而已,在飽足之後則產生更多元之生活潤生之需要。此情況原本是十分自然的現象,但人因有思考分判之能力,若心性不能保有原本天真之本性,則容易因私心妄念來造作許多不必要之不良因緣。此諸多不良因緣不但是束縛原靈佛子,造成不斷生死的主因,更是組合諸多人與人之間恩怨情仇之羅網,真正是人道眾生苦海沉浮的無形力量。人之煩惱由此而生,人之憂患從此而起。唯有從心境去察覺癥結所在,方能解脫生死苦海也。

    宗教道場佈化人間之目的,原本是 上蒼降下之一道光明天梯,然主理道場之主事者若不是真正得道明心之人,即不免難以公心大道之作為來引領門徒與跟隨者。若不能體察天心,難免凡心用事。若不能去除私慾,即十分假藉名義行使肥身潤家之陋弊,以公濟私,行徑實在十分不堪也。

    勸宗教領導者,莫因眾生擁護而迷失,不可泯沒道心!須體察天心,愛眾生,謹守公正,真喜樂!

      因緣聚合成道場,利益蒼生聖事頒;

      有幸榮膺領導者,如履薄冰渡彼岸。

      肩擔大任道途遠,領航進道志不遷;

      始終如一好成就,當下此世了大願。

 

      盼諸生勤勉向道,望此期佛光普照;

      慶賀此身入佛乘,身心安住無限好。

    今日為師降來勉諸賢生須多累積自身之能量體,以利未來聖務推行之所需也。能量之轉化很多元,可以是智慧之展現,可以是各種能力之顯現。能將能量轉化為一種功能之展現,即可造成無限之福、祿、壽、喜,一切富貴之具足。獲得有形之物質,最終目的乃是為了成就心靈提升也。

    如實印證,修佛乘心法即是修富足之道也。有形之物質富足,則是一切形而上心靈富足之附加利益。汝等莫要捨本逐末,須明若非由根本所轉化之福德,即非是永遠可具足也。能獲益者須再謹守心性;尚未取得者則須自我檢視:是功夫下得不夠深?或是心態有需要調整之處?莫只將心放縱於追求感應之上,必要保持純淨之天真本性也。  (1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