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觀世音菩薩降文

      南無皈依原始地,

      觀世音聲眾生依;

      菩薩大智解諸惑,

      降凡慈語化迷黎。

        聖示:超然心態 解脫無礙

    凡與聖之間,只緣一靈性之清澈澄明與否而已。靈之炁位於本來地,乃如如不生作用,落入生滅之境,形成時空之遷流。靈脫本位,落於後天,即產生諸多之作用,乃心之作用,亦乃演繹之初始因緣。靈性之染著,隨著天界之層次而相應投生,愈趨於演化之末端,則愈呈現鮮明之物理作用。簡言之,即是由無形無相至有形有相。心之作用亦隨著器物世界之明確變質甚大,即是脫離本來地愈遙遠也。以宇宙之真相來觀,愈接近於本體根源,愈具足一切,無絲毫之欠缺與匱乏。相對愈趨於器物凡塵,即受陰陽、五行、氣數所限。此世界之眾生,則永遠難以滿足其慾念之所需。因此靈之等級愈高、愈近道之源頭,則愈自在富足;而愈趨下界之眾生,則因有形有相即現生、住、異、滅,如此生滅週期短促,即受無常變異所苦也。

    人間處處皆道場,道場之存在,必須即是一處令人提昇、進步之場所。然而,淨化不正確之思想觀念,則非是限定在何時何地才能產生功能。人之心態觀念,是時時刻刻、處處都能作調整,此亦是人身之所以難得之處。人道眾生可將人之基本感觀功能(六根)來善加運用,藉由人事因緣,無論是任何景物、任何人、任何事項,皆是調整觀念角度之契機。若能善加用心察覺,則可跳脫眾生慣性思考之知見。以宇宙觀、大道觀、一體觀,則能發現心境已超乎對待之境也。

    心靈自在,則不落對待。身雖處於對立之相,心若能超然看待,即是真正契入本體之自然反映。此公正、平等、無私之展現,行使於人間,不但絕不吃虧,甚且一切處事無礙。修道人如此,一般眾生亦是如此。

    咱佛乘道場未來之組織甚大,然只要是人集會之所在,必有人我事物之產生,如同所有團體組織一般。當中必要有擅長管理及處置事項之人才。此乃組織中不可或缺之角色。能稱職扮演調停人事之人物,必須俱備以下幾種心態:

一、平等心:一切眾生皆是平等,不論其目前因緣果報(際遇)如何,皆要平等視之,

    不可以富貴、貧賤起分別之心,必要有尊重之態度,如此對方必能感受善意,一

    切紛爭即易平息也。

二、真誠心:行為、態度、眼神、肢體動作,乃至氣息,皆是心之反射,因此再遲鈍

    之對應者,皆能輕易感受汝之言行舉止是否真誠。再者,若不以真心行事,即難

    以圓滿處理人我之對立。更高明的人際高手,是以真誠再配合善巧方便,來取得

    多方圓滿之局面。

三、同理心:同理心由何而來?其實十分簡單。若能站在對方立場,即可相應對方之

    心境為何。設身處地的以另一角度來體恤,對立之堅持則自然消融於無形也。處

    理人事紛爭,若能以各方立場與角度來思考,即能圓滿解除爭端也。

四、聰明靈巧心:以前三者之心態為基礎,尚要加上善巧方便之方法,此方法之運用

    則要俱備靈巧聰明之反應,當機立斷,即刻產生相應之方法來應對,將衝突事件

    在最短時間,做出最根本、無後遺症之最佳處置也。

      大道演化及玄妙,自然靜淨近真道;

      萬象萬殊多塵勞,心性超脫少煩惱。

 

      般若之智妙智慧,得宜善用好應對;

      體察道心印本心,同體慈悲潤有情。

    為師今日降來略述人心之作用與人際之妙用。一切皆由內心自然流露,心境愈近於道,行為所呈現之行儀自然愈圓融無礙也。為師所言汝等必要能體悟,更要善加運用也。(11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祝有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